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崩盘”

(2006-11-23 23:43:08)
也说“崩盘”
 
也说“崩盘”
“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有麻烦的不是上映《阿波罗十三号》的95年,奥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甚至在那时赢得了火箭历史上最后一尊奥布赖恩杯!麻烦的是现在,2006年,当总冠军的希望似乎又一次近在眼前。

“崩盘”不是什么好的词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诸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之类的警谚……虽然人人都会在如此悲惨后给出类似“这也是重要的积累”的言论,但怎么看都像是吃了暗亏之后的官样嘴脸。火箭也有了这样的“积累”,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俨然将如此习惯演绎成了自然……

其实上赛季麦迪完全报废后火箭就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只不过衰到家的他们已经步入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境界,比之流行性病毒般的大面积减员,球场内“技术性”的问题早已算不上问题。但当本赛季开打,充实了巴蒂尔、威尔斯、诺瓦克等新生力量的火箭再次被媒体球迷冠上“冠军有力争夺者”的时候,“崩盘”的问题便似乎尤为凸显了……但其实这样的“传统”在上赛季便被种下,只是没有引起足够多的重视。

涅磐总要经历猝火的新生,但新生后必然要留下些许前身灰烬的残片,上赛季令人失望至极的过程非但终结了休斯顿人十年来又一次美梦,而且也在队伍的气质上蒙盖了某些消极的外罩——宛若大伤初愈的队员心里总会留下阴影,推倒重来的火箭必然在“上层建筑”内留有“懦弱”的惯性!自然,这样的残存是无可避免也是无从或缺的。

从“气质”的角度反思或许有些“玄”的味道,从实际来看,导致火箭第四节崩盘的原因不外乎身体、技术、心理三方面原因。身体原因不外乎球员体力不支,导致生理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这一点在姚明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面对马刺、活塞时最后一节或者投篮命中率大幅度下滑,或者失误数急剧上升。这有姚明自身身高太高体能不足的原因也有范甘迪人员调配不利的问题,但既然双方都在球场上拼杀了三节,就断然没有怨天尤人的理由,也应该可以在训练或掌控比赛节奏上多做文章,当球员在经历了30场左右的拼杀趋于稳定后,“体能”应该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问题。

技术上更不应被怀疑,前三节的领先已经证明技战术的成功,末节虽然命中率低但出手不少,只是在执行的细节上或有偏差。

最后,心理上的波动或许才是“崩盘”的终级原因,打过球的人或许都有“全队投球不进像被传染了一样”的经历,无非是心理暗示导致了技术变形。当球队屡屡因为第四节崩盘而广为外界诟病时,这样的暗示便愈演愈烈起来,自我怀疑是致命的,尤其是在比赛双方实力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

细分析起来,被多种因素左右的火箭崩盘更多还是基于心理上的不够自信稳定性上的存在欠缺。这些其实都是一支成熟球队成长过程所要付出的代价,否则总冠军的获得也不会显得那样弥足珍贵。或许,从另一个意义上,不足也是组成球队魅力的一部分,次次都看火箭在第三节就奠定胜局不也没什么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