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佔恒生银行上半年盈利达25%的内地兴业银行,将进行定向配售新股,外界关注兴银贡献以权益入账方式会否改变,令恒生盈利出现突变,以及恒生在兴银董事会内代表席位会否被其他新「上位」股东取代。兴银则强调,恒生仍可按惯例,明年就董事代表提名。
记者:刘美仪
证券界指,恒生能否维持兴银董事会代表,未必是决定入账方式唯一考虑,惟即使入账方式有变,对今年度恒生从兴银已累计入账盈利影响有限,但未来入账方式会否改变,分析员则意见分歧。目前恒生在兴银董事会的代表是恒生执行董事冯孝忠。
兴银:恒生可提名董事
兴银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发言人接受本报查询时表示,关于该行定向增发新股计划,还在等候中证监审核,虽然目前已接近年底,但「我们会力争在今年内完成」,意指包括完成监管审批程序及向股东新增配发股份等工作。
对于人保集团连同旗下中国财险及人保寿险获配售合共13.8亿股兴银A股后,所持权益将增至10.92%,与被摊薄后的恒生权益相同,恒生在兴银董事会内代表席位会否由人保代表取代?兴银发言人说,该行将于明年举行董事会遴选工作,董事提名将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进行操作,只要持有该行3%以上的股东,都可向董事会提名董事代表,「恒生作为兴业银行3%以上权益股东,明年亦可按惯例,向董事会提名代表董事。」
恒生银行财务总监梁永乐回应说,兴银配售尚待完成,现阶段难评论入账方式会否转变;他重申,入账准则是否改动,或衡量恒生对所投资公司能否维持重要影响,并非单凭董事会内是否有代表席位,或执行委员会内有否本身代表决定。
配售后,他说新增股东会带来变化,恒生权益亦将下降,故该行需综合全盘因素,与核数师商讨后,才能评估最适当入账方式。他同意,即使假设入账安排有变,亦是以交易完成日起计,故对今年度恒生已累计的兴银盈利影响极微。
法巴:可保入账不变
法巴证券执行董事陈志铭相信兴银完成配售后,恒生仍可保原来入账方式不变,因即使被摊薄,恒生权益仍达10%以上,可构成重要影响,而在《巴塞尔资本协定三》规定下,有关投资对恒生的核心资本扣减,与目前《巴二》比较亦无重大影响,恒生与兴银合作一直良好,维持董事会内代表席位讯号正面。
不过,另一证券研究主管认为,人保增持后必会委派代表加入董事局,兴银董事总数增加,恒生影响力会降低,而兴银资产总值已超过恒生,但持股权益下降,恒生很难声称仍对兴银构成重要影响,早晚要更改兴银贡献的入账方式。
【两者比较】权益入账VS出售资产入账
恒生银行今年8月的中期业绩披露,待兴业银行完成配售后,会重新评估是否继续以权益入账(equity
account)方式处理兴银盈利。此入账方式是指恒生按所持兴银权益比例摊佔的盈利,综合反映在恒生账面盈利上,此会计方式适用于能产生重要影响的联营或附属公司投资。
后者不会有实质盈利
此举一旦改为可供出售资产(AFS)方式入账,即只会将恒生在兴银的投资按年度的公允价值变化,在恒生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增值或减值,但不会构成实质盈利,只意味恒生账面盈利将有重要变化。
里昂曾发表报告指出,按香港会计准则第28条(HKAS28)规定,联营公司投资是否以权益入账,端视在董事会内有否代表席位,两公司之间管理层互换、资讯科技供应、具体关连交易,以及能否参与如派息等决策过程讨论。不过亦有证券界认为,界定是否产生重要影响,并非数学计算,不会单单取决一项条件。
兴银今年3月公佈,计划向四家境内机构,即人保集团、中国烟草、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及上海正阳国际经贸等,配售20.72亿股A股新股,集资最多263.8亿元人民币,其中人保若完成增持,权益将与被摊薄后的恒生一致。
(看来兴业还是有较大把握,年内完成监管审批,确保定增成功。恒生影响力的下降,那是必然的。毕竟,兴业这十年来发展壮大,已非吴下阿蒙,当刮目相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