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兴业银行2011年盈利预测和发展前景研究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金融银行类 |
兴业银行2011年盈利预测和发展前景研究
张颙
再来分析兴业银行的贷款构成。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9.93%,不良率0.44%,应该说占比不大,不良率较低。个人贷款(其中包括买房按揭贷款)占比26.34%,不良率0.17%,占比较大,不良率极低。其实,在中国个人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不能把美国的情况硬套到中国,中国个人购房自有资金比例平均达50%,一套房首付至少30%,中国人购房投入很多自有资金,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否则违约的可能是很低的。不像美国只有5%的首付甚至零首付,才会出现大量违约,产生大量银行坏账。而且,对公房地产贷款的抵押率平均50%,且是以原值计算的,经过近几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抵押率更低,贷款安全是有保障的。所以,市场把兴业银行看成半个地产股,房地产政策调整往往会影响兴业,其实真正值得警惕的对公房地产贷款只占10%左右,且有充分抵押,风险可控,市场反应过度,并不理性。
另一个需要警惕的是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010年6月底兴业约有1590亿元,在全部贷款中占比约20%左右,占比较大,目前占比多少无准确数据,2010年下半年至今兴业进行了专项清理工作,猜测占比可能会有下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质量据兴业自己的说法尚属良好:
答:50%以上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因符合条件纳入了一般贷款管理,剩下的不到50%的继续清理规范,这其中的70%为全覆盖,将经过整改转为一般贷款,其他的除清理回收外,继续谈判以追加抵质押品,以达到一般贷款的要求。在目前未转为一般贷款的余额中,99%都是正常贷款,关注类只有0.39%,无不良贷款。
(来源:兴业银行2010年报投资者业绩交流会,2011年3月28日)
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比例上升,从长期看会逐步实现,确会对银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回避。
表1
|
非息收益占营业收入比例 |
利息收益占营业收入比例 |
兴业银行 |
12.5% |
87.5% |
工商银行 |
20.2% |
79.8% |
招商银行 |
20.0% |
80.0% |
渣打集团 |
47.3% |
52.7% |
恒生银行 |
58.5% |
41.5% |
汇丰控股 |
50.7% |
49.3% |
注:1收益=收入-支出=净收入
2非息收益包括手续费、佣金、汇兑、投资买卖差价、投资银行业务等
3利息收益包括存贷利差、贴现、拆借、存放央行利息、有价证券利息等
4据2010年报计算
表2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一季度 |
兴业银行 |
11.9% |
14.1% |
12.5% |
16.0% |
工商银行 |
15.1% |
20.6% |
20.2% |
24.8% |
招商银行 |
15.2% |
21.5% |
20.0% |
22.2% |
从规模上看,表2表明,国内银行近三年来非息收益占比有了明显提高,说明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业务转型的重要性,在积极扩大非息业务。2010年占比略降,估计应该是2009年天量信贷在2010年产生的结果。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兴业银行非息收益显著低于工行、招行是个假象,因为兴业的利息收益中包含返售金融业务利息和租赁利息这两项,而这两者在其他国内银行是完全没有或很少有的,正是兴业多元化、改变传统模式的特色经营方式。我费了很大的劲,试图把返售金融业务单独分离出来,不过因为缺乏详细数据,只能得到一个不准确的估算,结果是2010年兴业多元化经营占比17.1%,比表2中的12.5%高出不少;过程如表3、表4所示:
表3
利息收入 |
利息支出 |
利息收益 |
||
公司及个人贷款利息收入 |
41,935 |
存款利息支出 |
14,595 |
27340 |
贴现利息收入 |
5,380 |
转贴现及再贴现利息支出 |
4,529 |
851 |
存放中央银行利息收入 |
2,533 |
|
|
2533 |
拆放同业利息收入 |
501 |
同业拆入利息支出 |
315 |
186 |
存放同业利息收入 |
531 |
同业存放利息支出 |
7,912 |
1961 |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 |
12,258 |
卖出回购利息支出 |
2,916 |
|
投资利息收入 |
7,723 |
兴业债券利息支出 |
2,622 |
5101 |
租赁利息收入 |
111 |
|
|
111 |
其他利息收入 |
4 |
其他利息支出 |
55 |
-51 |
合计 |
70,976 |
合计 |
32,944 |
38032 |
表3红框显示的是与返售金融业务有关的利息收支。表4红框是多元化经营的业务,相加等于17.1%。再次声明,因缺少详细数据,只能在现有资料下粗略估算多元化经营的可能规模,结果数据可能与实际有较大误差。
表4
项 |
金额 |
占比 |
存贷息差收益 |
27340 |
62.91% |
贴现收益 |
851 |
1.96% |
存放央行收益 |
2533 |
5.83% |
拆借收益 |
186 |
0.43% |
投资利息收益 |
5101 |
11.74% |
返售回购收益 |
1961 |
4.51% |
租赁收益 |
111 |
0.26% |
手续费和佣金收益 |
4801 |
11.05% |
投资买卖收益 |
354 |
0.8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75 |
0.40% |
汇兑收益 |
53 |
0.12% |
其他业务收益 |
-11 |
-0.02% |
营业收入合计 |
43455 |
100% |
招商银行也有少量返售金融业务,所以多元化经营的规模要比表2显示的略高。
从种类上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品种更多。兴业银行2010年8月获得金融租赁牌照,独资的兴业金融租赁公司当年开业,当年取得收益;2011年初,收购联华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51%股权,获银监会批准,又获得信托牌照;今年又积极试水低碳金融业务,全国首笔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落地兴业,当然目前只是试探性的,不会对主营业务收入有实质性影响;加上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的返售金融业务,兴业在十分努力地拓展多元经营,主动适应未来的变化。其他银行也动作频频,如招商银行2010年报显示有少量保险业务收入,目前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正在向银监会申请保险牌照。所以,国内银行正在主动拓展多元化经营,积极应变,多元化经营在未来可能会有相当增长。
我国从1993年开始收紧政策法规,规定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延续至今,不过最近两年有所松动。混业经营在短期内完全放开可能性几乎没有,但却是大势所趋,可能会逐步放开,上文举例似乎也能证明逐步放开。欧美和日本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也经历了逐步放开混业经营的过程,目前欧美银行已发展成全能银行,业务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多个领域,国内银行如不能逐步形成混业经营,将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人为的劣势。事实上,国内银行非息收益占比较低正是严格分业经营的结果。2010年在香港,恒生银行仅保险费收益一项就占总营业收入的32.9%,渣打集团直接买卖外汇、证券的收益占总营业收入的15%,汇丰控股保险费收益占13.9%,买卖证券、外汇、利率的收益占比9%。
事实上,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同时,银行的业务范围也会适应市场的需要逐步放开,存贷利差缩小和间接融资下降造成的损失,有可能在其他业务领域获得补偿。陆磊在文中说道:“银行业的衰落和新型金融形式的出现,都将是不可避免的基本趋势。”需要质疑的是,为什么银行就与新型金融形式无缘呢?为什么政策法规不会调整呢?显然,认为政策法规会长期严格坚持分业经营不改变,是陆磊的一厢情愿。周小川在文中谈到“要考虑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这也许无法一步到位,但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整体推进,在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其他一系列上、下游产品和替代产品的定价权也应同时交由市场决定。”可见,银行业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得有失,利率市场化也不会一步到来,而更可能是银行成熟一点放开一点,再适应成熟一点再放开一点。有可能出现的前景是:银行业内外的管制逐步放开,业务范围扩大,金融产品种类增多,各个银行有更多的选择权,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业务,未来风险控制良好、业务有特长、有优秀人才的银行更能在市场上发展壮大。银行业务中,保险、信托、租赁、外汇、证券等非传统业务增长到一定比例后,市场会对银行股重新估值。
总之,银行业经过近五年的高速发展,总资产、净资产规模迅猛增长,贷款质量有提高,又引入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吸收外资银行的经验,为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上市银行中最低的,又早在2004年就引入恒生银行为第二大股东,得以借鉴外资银行的管理、制度、产品,实力得到增强,目前总体素质优良,所以,我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成功转型是较大概率的事件,除非出现重大失误,否则不增长或负增长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当然,我同意陆磊所说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增长会放缓,另外净资产收益率也有可能会降低,不过,即使增长放缓,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三、兴业银行估值和投资建议
表5
|
兴业银行 |
工商银行 |
招商银行 |
恒生银行 |
渣打集团 |
汇丰控股 |
||
沪A |
港股 |
沪A |
港股 |
|||||
静态市盈率1 |
7.7 |
9.1 |
11.0 |
11.2 |
13.1 |
15.9 |
13.4 |
14.2 |
动态市盈率2 |
6.8 |
7.3 |
8.8 |
8.2 |
11.5 |
|
|
|
2008年10月27日 市盈率3 |
4.5 |
9.44 |
6.5 |
6.2 |
4.8 |
8.3 |
|
|
注1静态市盈率=2011年5月27日收盘价÷2010年每股收益
4因当日停牌,取2008年10月29日收盘价
表5红框显示的是对应2011年预测收益的市盈率,已经接近2008年股市暴跌至1665点谷底时的市盈率,工行甚至更低,显示向下空间已十分有限,风险较小,未列入表中的其他A股银行股也显示出同样特征。
香港上市的银行股,包括工行H股、招行H股在内,市盈率在13-15倍左右,这是国际上银行股通常的估值水平。国内银行股目前市盈率在6-8倍,显然被大幅低估,如果恢复正常估值,将会有100%左右的涨幅,这是长期趋势。
当然,估值恢复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不过目前向下空间已经不大,而且银行股都有着不错的分红。根据一季报预测,兴业银行今年每股收益可能会达到2.06元,按照往年惯例其中20%左右会拿出分红,则每股可分红利0.41元(含税),以股价14元计算,年收益2.9%。招商银行情况类似,目前股价年分红2.7%。工商银行分红更可望达到5.5%。
目前,股市中蓝筹股低估和小盘股高估同时并存,显示市场很不理性,正是存在大量趋势投机者(包括个人和机构)爆炒小盘股的反映。不过随着小盘股迅速扩容,趋势投机者的资金将无法满足源源不断的股票,赚钱效应消失后,小盘股价格会下一个台阶,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小盘股和蓝筹股之间的估值差距会缩小。
目前市场上下动能都不足,由于前述期权效应的存在,会吸引价值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买入蓝筹股,由于蓝筹股在上证指数中占有绝对权重,所以指数也很难深跌。上证指数从1665点的底部反弹至3478点后,就开始了长达近两年的横向整理,形成一个巨大的收敛三角形(图a)。长期看,指数结束横盘后,依历史经验向上的概率较大。中期看,横向整理估计仍将维持一段时间,指数有可能会维持目前的上下有限的胶着状态。短期看,似乎尚未见底,还有下跌可能,不过估计很难改变横盘状态。
图a
http://s16/middle/406d492cga45826f631bf&690
投资建议:兴业银行未来增长速度可能会减缓,不良率也可能会升高一点,目前估值已经充分反映了未来的风险,我认为已经过度了,出现了明显低估,因为近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估计仍能维持在20%左右,所以估值如果恢复,会看到100%以上的涨幅,只是何时会发生不确定。建议14元以下可以分批买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