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视觉/图片 |
北京,作为一个大都市,在外国人眼睛里,它的文化程度有多少呢?
曾经问过单位一个刚来北京工作不久的外籍同事,他的回答,颇为让我深思。
他说:“我只看那里的人们的生活,街头巷尾的那些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天到晚奔劳,苟苟营营?还是业余能享受文化的快乐,开朗乐观?比如在塞纳河边,我看到了民间乐队,莱茵河畔,我看到了华尔兹的舞动,在墨西哥,我参加了那里的狂欢…..而在北京,我只看到你们整天加班。”
他甚至挤怠我们一天到晚就知道工作,节假日还需要加班的生活方式。
我说:“狗屁(shit),你这是纯粹胡扯,我们加班,那是我们勤劳,我们也有自己丰富的业余生活和爱好,只不过不带你玩。”
为此,我发誓要带他到北京的民间,走出CBD那些写字楼,去巷弄坊里去看看真正的北京人的精神生活。
比如走进这样的地方:
这是美术馆旁边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在繁华的闹市边上,就有这样的老人,小孩,甚至是来中国有段时间的老外,他们在这里享受他们的文化生活的乐趣。
这位老伯,气定神闲,闭目陶醉在他所拉二胡的音乐里,隐约听出是那曲《雪中情》:“雪中情,雪中我独行……..”炎热夏日里,自有一番凉意爽快在心头。
还有这位大爷,站立那里稳如泰山,运笔苍劲,笔锋昂然,写下那气宇轩昂的“禅”字,自有无限禅意在神间。
他们这些地书书法的,需要很有力量的悬腕功夫,写字只是所见,其实需要心中有笔意。
你看,这位可爱的老人,真的宛如金庸笔下的周伯通,写出的字自有一番活泼和俏皮,虽然笔走龙蛇,却也别有画意。
他亲手写下的画意书法:“鹤寿延年”,仔细看其中还真有峭立的白鹤呢。
中国的文化,比如这书法,其实自有它的魅力和底蕴,这不,这两个法国女孩就是专门到北京来学习中国文化的,她们已经来了两年多了,每个周末,她们都走街串巷,去体会这些深藏民间的中国文化的细枝末节。对于地书书法,她们也欣然尝试,居然能有提有顿地写下中国汉字的“风水”,或者她自己的名字“蓝瑞”。就连边上的老者也认为她的书法有中国书法传统的提笔运笔的功力。
如果说看到练习书法的老人,我们或许会担心这样一个夕阳文化的逐渐陨落,但是,我也欣然看到小孩子们练习地书书法,她们高兴地写着,叫着,甚至抢着唯一的一只毛笔。
地书书法,运笔如飞,字迹恍惚就会消失,但那些留在我脑海里的笔意却一直久久不能忘却,因这书写本身,就颇有禅意,而龙飞凤舞的“鹤寿延年”更使得我相信,古老的中国文化都会鹤寿延年,后继有人。
而那转瞬就消失的字迹,一定会让老外们忘却他们在写字楼里看到的那些苟苟营营毫无趣味的中国人,而去寻觅那些隐匿在民间的中国人的快乐,乐观,豁达和浓浓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