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北京难得的好天,下班后,我来到颐和园拍些这里的照片。
当我埋头于我的哈苏的腰平取景认真对焦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了站在我旁边的他。
手拿三脚架,上面放了个20D,长发梳个小辫子,还留着漂亮的山羊胡子。
"How are you" 他跟我说。特别的友好腼腆。
于是,我们肩并肩地拍摄夕阳,一边拍摄一边聊天。
他来自奥地利的维也纳,是一位小学老师,教一些6-8岁的孩子。他说,他什么科目都教,在他们国家是这样的。他说他特别喜欢中国,这已经是第四次来了。
他说做小学老师的好处就是可以有好多时间出来旅行。只要孩子一放假,他就可以出来旅行了。
他说他通常会拍好多照片回去,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这个他眼里的世界。
他说他虽然是第一次来北京,但是已经去过中国好多地方了,比如云南和西藏。他说他曾经一个人在澜沧江的山谷里沿着河流走了10天。他说他被那里的景色震撼了。
他说来中国的次数多了,他的拍摄理念都有了新的变化:以前他喜欢拍摄美丽的风光,而现在他开始关注文化和人了。这种改变是明显而且震撼的。
他说,他喜欢云南,是因为那里有很多不同的典型的民族。
当夕阳西下了,我们又一同拍了些晚霞余辉。最后我们一起走出了颐和园的大门。
告别时,他问我哪个巴士到城里,他要去王府井。
当然,我还趁他拍摄的时候,把他定格在了我的哈苏的6*6的胶片上了。
或许以后,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我会想起:
他来自奥地利。
前一篇:世俗风尘里,我们应有颗童心!
后一篇:树小墙新画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