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春亭”前话知春

(2006-03-31 23:34:55)
前两天拍的这张照片,北京的春天已经过半了。
 
"知春亭”前话知春
 
照片上这个地方位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昆明湖东岸。唤作知春亭的就是。
几乎每一个来过北京的人,都会去逛逛颐和园。
而几乎每个逛过颐和园的人,都曾经在这知春亭边留过影。
 
此亭之所以被唤作“知春”,盖因为传说昆明湖的湖水的解冻最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同时,因为知春亭所在的小岛上有好些个柳树,古贺知章诗歌云: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所以,中国自古有因春风而知春,或者因柳绿而知春的说法。
 
唐朝王勃有诗云:“鸟飞林觉曙,鱼戏水知春。”可见也有见鸟飞过而知春或者赏鱼戏水而知春的闲情雅致。
 
苏轼肯定是有如此闲情雅致的古代知识分子了,所以他在他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说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昆明湖里,其实偶尔也能见到野鸭子。但由于湖面太大了,他们自由的游弋飞翔,所以能看到它们也是要有一种缘分的。我们又怎能因无缘见到这些野鸭子就否定春天的来到呢?
 
其实对春天的感知,是直接的,是切身体会着的,不是缘分所到那么麻烦。所以李白在其《愁阳春赋》中说“东风归来,见碧草而知春”。碧草是常见,所以对春天的感知,亦是平常而感人的。
 
平常而切人体肤的,更有春雨,早就有人说过,春雨贵如油。也有诗歌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据说今晚北京就有小雨,或许正在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呢。
 
李白另一句反映春天来临的辞句,是出自《惜余春赋》中的“天之何为令北斗而知春兮,回指于东方。”其意思是当北斗指向东方时也可知春,这是古人探知春天来临比较原始的方法。在夜晚,用这种方法来感会春天,当是深沉而且智慧的方法。
 
而我认为古人对知春最生动的描述,则在于曹雪芹那部《红楼梦》里面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命名上。所谓知春,不正是元,迎,探,惜这四种情怀吗?
 
这里“元”同“原”,意为最早的最早,那时候对春天的感知当更多是盼望。
而到了迎春,必是对春天有些感知了,但感知的定是一点点,所以要张开双臂来迎接。
探春,是小心翼翼的,去感受,去知觉,去探会,那种生怕惊扰了的体恤,又是怎样细腻的一种知春情怀呀。
惜春,则更有爱怜之意,也有一点惋惜之情,春日苦短的叹息更是知春的喜出望外之余的两行相思泪。
 
其实,何止春天,每每见到漂亮的姑娘,我们谁又不是一番元迎探惜的知春情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