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聘中国移动所需知道的背景知识

(2006-03-01 15:16:21)
这篇文章写给Weiwei.祝她好运。涵盖下面几个话题:
 
1.中国移动是一家上市公司
2.中国移动在2005年的经营情况
3.中国移动面临的竞争和挑战
4.中国移动在2006年的机会
5.中国移动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6.应聘时候注意的问题
 
 
1.全世界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以下简称CM)
 
这部分你去网上查下,我只强调2条:
 
  • CM全球移动用户数目最多:20307.8万户(截止到去年12月底),去年12月新增用户数为388。4万户。用户数月增长率为:1.9%,年增长率为23%。
 
  • CM去年成功地完成了对香港万众电话公司的要约股权收购,收购成本大概34亿港币。收购资金全部来自CM自有资金,并未对其负债比率产生影响,这说明CM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这标志着CM已经从本地经营向全球扩张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香港万众公司是香港重要的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商,截止到去年6月30日拥有121万移动用户。2004财年收入16.8亿港币。EBITDA 为5.35亿港元,EBITDA利润率为31.8%

2.CM去年截止到12月底年收入为2347亿元CNY.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ARPU约为85元CNY。其业务增长速度比较快,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占总收入20以上的数据业务。其中尤其以wap业务为主,增长率较2004年是120%。彩信业务也是增长点,去年8月较1月增长77%。彩铃业务增长也快,去年月收入就达到4亿元。
总之,去年CM的经营情况特别好,较其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CU,其收入是CU的2倍以上,其用户数目也是CU的2倍以上。EBITDA利润率高达50%。。

 
3.CM面临的竞争和挑战
其竞争对手为:CU,CT,CNC.在目前的竞争中,CM在基本通信业务,网络覆盖和全球漫游方面占有优势。在短信,彩信和彩铃业务方面占有优势。在品牌经营和产品促销上亦赢前一步。
相比于CU,其在资费,数据业务方面,占有下风。
 
中国移动面临的挑战:
    • 3G牌照重新洗牌带来的挑战。
    • 资费上处于下风(CU得到国家支持可以在资费上,基于市场水平低10%)
    • 数据业务处于下风(CM的GPRS只是相当于2。5代的水平,而CU的CDMA1X相当于2。75代。 
    • CU开始发展GSM和GPRS给CM带来的挑战。
    • 企业从本土到国际化经营带来的挑战
 
4.CM在2006年面临的机会
  • 3G,网络平滑过度到WCDMA。
  • 借助于3G,依托其先进的增值业务管理平台,发展丰富的增值业务。
  • 加强品牌的建设可以在3G洗牌的时候,在保护现有用户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转网用户。
  • 借助于其强大的国际漫游合作和国际化的进程,加强与国外运营商的合作形成强强托拉司。
 
5.CM目前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 增值业务的推出和3G业务的准备(包括和ISP/CP的合作。)目前在实验其LBS服务。
  • 品牌的一致化建设。请记住下面四个品牌: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大众卡
  • 能否成为第一个推出3G业务的运营商(网络的快速建设,新业务的快速推出和统一管理)
  • 关于CAPAX和OPAX的最优化操作。保持稳定的业务增长。
  • 市场和品牌建设永远是重中之重。
 
6/应聘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 其企业文化:“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所以你在应聘的时候要注意体现出这些。比如回答要新颖,有创新。要表达出能吃苦的精神,要表达出善于学习和团队合作。
  • 要谦逊,在公司面前,永远要表现出谦虚和学习的精神
  • 要有客户为重,服务领先的观念。在表达的时候要把这种意思说明确.
  • 记住这句话:沟通从心开始。要用这种方式呈现你的优异。
  • 找本移动通信的专业书,浏览下。记住下面这些词汇和意思:
    EBITDA,ARPU,Traffic,Voice service, VAS, CP, MSC,BSC,BTS,HLR,SMS,MMS,Biling,BOSS,GSM,CDMA,WCDMA,GPRS,EDGE,HSDPA,TDS-CDMA.......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你应聘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要根据应聘职务的岗位要求投其所好。
 
祝好运!
 
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到,CMCC是2008奥运会指定合作伙伴。这一点一定也需要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