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weiwei的“我眼中的《兄弟》” 有感

(2006-01-08 01:58:34)
看weiwei的“我眼中的《兄弟》” 有感
看weiwei的“我眼中的《兄弟》” <wbr>有感 

我没有读过余华别的作品,除了这个《兄弟》的上半部分、。

因为电影《活着》,知道了这个作家。

看了《兄弟》,被深深感染。

原因很简单,2点:

1/ 在艰难困苦岁月中的快乐诡诈,比如主人公用偷看姑娘屁股的事
儿换了好多碗特好吃的面条;比如因为抓虾,作虾,渐渐学会做特好
吃的虾给老爸送。等等。让人从余华笔触中的冰冷凄惨中,还能间隙
地笑下,尽管是含泪的浅浅的笑。这样的小说构成是能给人继续活下
去勇气的,当一部冷派的揭露的小说能从中读出一些温暖的时候,
我们终于知道自己的潜力了,困苦中,再难也要坚持活下去,而且是
微笑着直面打击。

2/ 小说中弱者的血性,让我为之激动。当好心人帮助两个可怜的小
孩子送他们的父亲的尸体回家的时候,面对好事者的挑衅,2个弱小
的孩子愤然而起,他们两个象疯了一样冲了上去,象野狗一样咬着
那人,逮那儿咬那儿。这组镜头如果拍成电影,会充满了一定的凄
美,一个特写的近镜头,2个孩子满脸是血,那熊一般的人浑身是
血,镜头逐渐远去,慢慢展现全景,空空的街道,肆虐的风,风中,
2个孩子围着那个人上窜下跳,那人踉跄着逃跑,再远处,一辆板
车,车上躺着死去的孩子的爹......画外,是那个熊样的汉子凄
惨的叫声和一把中胡的简单旋律。我相信,如果这本书拍成电影,
这将是最最感人的一个镜头。

我觉得这种血性,在弱势人物身上的爆发,始终是鼓励我去在坚忍
中刚强的力量。非不敢为,是不欲为,悬崖绝步,挺身而起,非小为,
而大为!

好,不写了,觉得weiwei看的是余华的作品的全部,有一个纵向的
比较,我不行,没有看过全部,所以只说这半部的《兄弟》。

我感动泪流,但是决不气馁,而是更有生活的乐趣和力量。这就是
余华带给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