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陕西乡试蒲城举人雁塔留名

(2022-11-24 16:26:47)


 

古城西安古称长安,有八景绕长安之说,其中一景为雁塔题名。什么是雁塔题名呢?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对高中皇榜,取得进士阶梯的人员,每界都由当地机构刻碑称颂,世代传承,美名永驻。耸立大雁塔下前甬道两侧,以供后世人敬仰观瞻。过去年月,笔者曾去过大雁塔多次,看见道两旁的石碑,但都没有仔细看过碑石上边的文字内容,只是攀登大雁塔,以观西安之风景。后来再去多次,就不见这些石碑了,经打听工作人员,说是统一收归到碑林博物馆了。要想仔细查阅,个人感觉就困难的多了。还不知他们公开这些石碑还是深锁库房里,不得而知。但愿碑林博物馆,能把这些科举进士举人题名碑整理,对公众开放,也算新的一处风景吧。

在查阅了大雁塔题名碑资料中,得到一个信息,大雁塔前耸立的不只是进士题名碑,并还有举人名碑,这在以前是不知道的。根据陕西通志记载,对各届的乡试举人刻碑留名,也是对举人的褒奖,举人也是受朝廷任用,成为服务社会的县级官员。碑刻时间用的当然都是古历,且年代排序不一,前后错乱。有的石碑残缺,造成文字断缺,也使时间难辨。就要费很多时间查找其它资料,就要以人物为线索,再查找出时间。个别石碑残损和缺失文字,就可能得到补正。有些时间和人物都缺失的,就无法查证,也就难以弥补,成为憾事。每届时间都予以书写,为的使读者和需用着明晰。并把全省录取人员数量顺便公布。本想把各县录取的举人资料都整理出来,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完成繁杂的整理工作。不过把乡试时间和录取的数量整理于文内,同样目的,为大家提供方便。

现将仅查到和修补的陕西乡试举人名数和蒲城部分举人名单附下:

清康熙十七年戊午科题名碑记(1678年)

中式举人四十七名其中蒲城举人有:

屈颖藻           

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1696年)

       蔺惟谦 进士   闫嘉璜    原秉谦

清雍正元年癸卯科题名碑记(1723年)

中式举人八十三名  其中蒲城举人有:

      王廷瑗           薛大年

郭之琬    刘际泰           窦思先

     

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题名碑记 1792年)

中式举人六十一名,其中蒲城举人有:

张汝骧    窦景俨            刘鼎梅

原希轸    何亦韩   

清嘉庆三年戊午科题名碑记 1798年)

中式举人八十一名,其中蒲城举人有:

连梦荣    杨栖圪    张树榛    崔问余

      雷逢吉    王得颖     

魏树德

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题名碑记 1820年)

秦谦益    原承范    张体仁    张步瀛

原集凤

清道光二年壬午科题名碑记 1822年)

中式举人六十五名,其中蒲城举人有:

郭牖心       駿

清道光十年庚子恩科题名碑记(1828年)

 

中式举人六十五名,其中蒲城举人有:

张敕五    郭德裕

清道光十七年丁酉科题名碑记(1837年)

中式举人六十五名其中蒲城举人有:

       窦思先       

清代的科举制度健全,从顺治年到光绪三十一年即一九零五年废除科举制,基本每届乡试、会试都正常举办,只是民间及社会留存的资料很少,对搜集全省的乡试资料及举人资料造成一定困难。发现大雁塔陕西举人题名碑后,过去只知道雁塔题名,是每届考取进士的题名刻石与大雁塔的,没想到乡试举人也刻名与石立于大雁塔,对这一记载就是社会都是不清楚的。由于出于考证家祖程仪凤举人信息,偏偏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陕西乡试资料缺失,令人失望,甚至遗憾。

根据不全的资料,整理出陕西乡试举人题名碑蒲城举人名单,也对科举考试及陕西举人研究的朋友提供方便,感到欣慰。对石碑残缺的,难以辨认的,无法弥补的,还有道光后期到光绪年的,还缺乏资料,不能一一整理。只能等再次发现有关文献后,再予以祥补。

2022318

注:又有了清代蒲城举人全部名单资料,但不是刻碑的名单。如有时间, 就把其整理出来,没时间就难以完成此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