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低俗八卦 |
累!累!累!花钱真累!
by 刘飞刘跃兄弟
上一次买手机是几年前的事了。最近相中一款,花时间上网做了大量研究。因为朋友说过,在中国要买某种商品之前,为了避免吃亏上当,你必须先成为该产品的“专家”。做事严谨也是我们的一贯作风。首先査了该手机的性能、参数、标配,行货与水货,包括电池型号等等。为了识破奸商的任何伎俩,也访问了大量的手机论坛,从中认真吸取诸多网友的购机经验教训以及检验真伪和验机技巧,并把各种“验机指令”一一记在纸上,包括检验手机IMEI序列号、版本号、制造日期、购买日期、维修记录和最为重要的“手机使用时间Life Time”(新机应显示为0000:00,否则为已使用过的二手机)等等,并准备在奸商那里露一手。
接下来便是查找经销商,比较价格。打了一圈电话,询问几家经销商后,开始“出击”。来到第一家经销商,见到售机小姐后发现,我们花心血所做的验机条目成了废纸。售机小姐拿出一台手机说:“先检查外观”。当我们把新手机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之后,没发现问题,问售机小姐:“能否安装电池试机?没问题交钱走人”。售机小姐说:“行,先把款交了,然后通电试机”。我们问:“谁规定的先交钱后试机?”,答曰:“我们公司自己规定的。有质量问题,给你退款或换机……”。咋听起来,售机小姐的话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实这是不折不扣的“霸王规定”,其背后就是一个陷阱,等于你无形中发生了“购买行为”,而不是“试机”。先验货后交款在中国是天经地义事,也是消费者的权力。再说,在中国最说不清的问题,就是这个“质量问题”。这个“质量问题”的标准谁来制订?我认为是质量问题,他们肯定不会认同。没有人会把小小的手机拿到“国家质检部门”做质量鉴定。
一旦交钱,你立刻从“上帝”变成了“孙子”,交易关系发生错位,手机一旦有问题,就变成了售后服务了。你开始处于劣势,失去主动权,而奸商立刻占了先手,有可能最终导致“强买强卖”。所谓“退机、退款”的承诺无异于与虎谋皮,成为梦魇。崇尚“理性”的我们,经过片刻犹豫,终于克制住“购买欲望”。最后“理性”获胜,没有交钱验机。
回想起在美国的购物经验,经常是在商场看好样品,随即刷卡,在提货处提货,从不开箱验货。因为美国人坚信美国的法律是保护消费者的,30天内一旦有质量问题,商家必须无条件更换或退货。由于零售业竞争激烈,美国商家还纷纷打出“无原因退货”,只要在30天之内,商品没有损坏,就可不问原因退货。我们在美国也有过退货经历,从没受到过商家的刁难,更没有在国内那种生怕花钱卖烦恼的恐惧感。只有当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无忧消费”,才会有真正健康的市场经济,才会有正的经济发展。
没有类似美国那种对消费者完善的法律保护,以及对商家缺乏严厉的惩罚性法律和规定,“保护消费者”就是一句空话。对奸商没有严厉的惩罚,法律就不具有威慑力,他们还会有胆量、有本钱继续坑骗,消费者的利益还会继续遭到侵犯。很多在本国都是规规矩矩的外国企业,来华后均开始钻中国法律的漏洞,与中国不法商家同流合污,坑害中国消费者。试想一下,法国最大连锁超市“家乐福”敢不敢在法国或其它国家销售过期两年的冷冻肉?“家乐福”在中国就敢这么做!这也验证了“一到中国就学坏”这句话。
如今的中国,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手机,无处不是陷阱和圈套。生产商和销售商最终把各自的损失都转嫁到逆来顺受的中国消费者头上,成为消费市场“食物链”上的最后一环。影响老百姓消费的还有中国特有的“公款消费”,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消费模式,正是“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那种。“公款消费”扰乱了市场,宠坏了奸商,致使某些商品在定价和定位上就不是真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像什么质次价高的“公务车”等,败坏了中国的消费环境,殃及普通消费者。
在中国这种险恶的消费环境里,不想花钱买烦恼的普通中国人只能“拒绝消费,消灭奸商”。
中国人活着累,赚钱累,花钱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