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提醒博客音乐让人伤感,不说我倒忘了,还是玉树地震哀悼日换的音乐,大概这几天用的电脑是静音,自己没觉着,世博会明天就开幕了,就听世博会的音乐吧,可惜说实话,真的挑不出一首让人满意的歌曲,直白的乏味就像我的博文和我们的投资,可艺术不行啊,这也是经济发达在半生不熟时的必然结果,没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真的做一些事。相比《海宝来了》还可比当年的《歌声与微笑》,但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唱法。
好些朋友、亲戚都去当了回小白鼠,进行50万人流量测试。周围很多家长开始为子女及要好的同行同学一起安排住宿等,长三角地区也会有很多家庭把陪年老的父母在家门口(对长三角地区而言,上海就跟家门口一样)看全球展览作为孝心的表达。比如在沪上学的我的外甥女们早已为外公、外婆买了票,她们自己也申请通过当了志愿者;中学生们更加急着催父母快点确定日期,不然要让同学父母安排在一起去看。相信长三角地区的学生很多都不会只看1次。
根据小白鼠们的建议,江、浙地区的最好是当天回来,因为看世博不像是一般的随团旅游,通常是坐2-3小时的汽车,然后到达目的地花半小时或1小时到此一游,就再坐2-3小时的汽车,相对来讲,脚力不用太大。看世博则一天就够累了,可以再休息一周或半月后再看,第一次可以通看,就像看书的通读,感兴趣的第二次再慢慢品。更有叫绝的建议是随带折叠小板凳,口袋书、MP4,进馆排队时可派上用场,这可能与测试压力性质、一些馆还没有开放有关,正式开园后,应该还会好一点,也有朋友建议暂时不看中国馆,先看要拆掉的。
从图片或电视上,用我没有艺术细胞的眼睛瞧着吧,日本馆像在QQ牧场养的四脚朝天的炫舞龟,英国是一只大刺猬,芬兰是大腕(大碗),冰岛像仓库,美国有点公共厕所的感觉,台湾馆则怎么看都像抽水马桶,记得某一年的美国馆像仙人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