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个人都变成经济学家,大谈CPI和PPI的时候,你就可以拿着股票安心睡大觉;
当每个人都变成股评股神,大谈买啥涨啥听得巴菲特都不好意思,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2007年春节前,我曾在亲友的一次聚会中提议,将有最后一次较好的买入机会,那时我受到的礼遇多有沉默和质疑,不过4、5月时,情况就不一样了,面对密集的“买哪只股”的急迫追问,我只能“以牙还牙”,选择了沉默式的冷处理,因为市场它后面还会涨很多,我的一句不能买可能会让他们丧失机会,毕竟我们的投资哲学无权替他们作主;说可以买吧,这已经不符合我们的投资原则和我的做人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么2009年,如果需要我再对他们做一次提议,我会说什么?我会坚定地对他们说,2009年又是不多机会中重要的一次。与998点一样,几年后,也许在我们的投资生涯中再也看不到1664或1820这个点位了。
尽管在2007年年度报告中的2008年展望与计划中,我明确指出“2008年还会出现更猛烈的暴跌”。但是,达到如此跌幅还是超出了我最坏的估计,我最悲观的预期,本轮熊市的极限跌幅是65%,事实是已经出现了73%的跌幅。所以在2566点一带存量资金满仓,显然已经证明买得“太早”了。正如2个月前我试图解释我们是如何理解投资的时候,一个外部朋友很快打断了我的话:“问题在于现在已经到了1800多点,我可以现在买,就比你便宜了许多。”我没有辩解,也无法辩解,因为毕竟大家的理念不同。
我把价格分成五个区位,正好对应波浪理论中的五个浪,波浪理论与价值投资也有一致之处,没有人会相信吧,但是我相信。
恐慌的低估区域(一浪):买了,绝对是高手;卖了,蠢手,绝对是个错,原则性错误。
不买,不是大的错;不卖,完全正确的选择。
低估区域(二浪):买了,正确的选择;卖了,肯定是个错。
不买,绝对是大错;不卖,完全正确的选择。
合理区域(三浪):买了,没有对或错;卖了,不是错,但不算合理。
不买,没有对或错;不卖,合理的选择。
高估区域(四浪):买了,犯非原则错;卖了,正确的选择。
不买,不会犯错误,不卖,不算是个错。
疯狂的高估区域(五浪):买了,蠢手,绝对是个错,而且犯的是原则性错误。
不买,正确的选择,一定不会错;
卖了,绝对是高手;
不卖,肯定犯了错,但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允许犯的错误)。
往前推移在熊市下跌过程中相对应区域,这同样适用。
当列出这一张表来后,我们的投资思路就非常清晰,我们所要做的,既不是成为高手(如果有那么几次像,则是机缘巧合),更不是成为蠢手,我们要做的是:做正确的事,正确的选择;做合理的事,合理的选择。
因此,细细研究这样一个错误事实,我们却发现,即使下一个熊市来临,依然无法避免,我们唯一可以精益求精的是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客观与充分,尽量降低“早”的程度。因为“买得太早”的错误正是基于企业的价值而进行投资的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上一轮牛市我们是在998点买入的,就证明了我们用的一定不是价值投资的方法,这似乎听起来完全是在为“买得太早的错误”强词夺理,但是既然我们至今还无法看到那些追求“完美交易”(能在百分之十几二十三十的空间内低买高卖)的人这辈子能从股市上持续赚钱的希望(已存的实例更无法看到),我们为什么不拥着“错误的交易”安然入睡,因为,某些错误的交易=正确的投资。
回顾2005年的市场情况,指数虽然是在6月6日见底998点,但有相当一批股票在1月开始就陆续见底,有一些虽然是在6月见底,但与1月的低点也仅仅差了几个百分点。现在随便翻看一下K线图,同样有一些股票现价在相应于2566点附近,如青岛啤酒、山东黄金、中金黄金、宁沪高速、山东高速、苏宁电器、中信证券等等。一些题材股如许多上海本地股已触及4月份的价格,而中路股份等更是已触及2007年10月的价格,截止12月31日的收盘指数为1820点。如果你是在2005年1300点时买了我们曾经买过的股票,目前1800点时还有最少2倍的收益,4年2倍是什么概念?差不多30%的复合收益率,你已可与彼得.林奇媲美,并且超越巴菲特了。我如此说,意思是要降低期望,合理期望,不要做不靠谱的期望。总是幻想在最高点卖掉,在最低点买进,都是缘于不靠谱的期望。而不靠谱的期望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无论世事如何变幻,2009年都将是我们余生中不可多见的一个机会。假设未来出现比我最悲观的预期还要悲观的情况,那么在2009年年底前还可能出现一个新低,但是,这个新低,仅仅只是创新低而已,不会构成实际的意义,也不可能打出大的空间。我更倾向于要么现在1820点附近就是第二个底部,要么经过较长时间反弹后在2009年年底前出现第二个底部,出现在2009年年中的概率不大。然而归根结底,底部出现在何时,并不重要,我们也无法料事如神,重要的是,未来出现超过1800点,3000点的机会远远大于这些点位下方的机会,经历的时间远远多于这些点位下方的时间。3000点、2500点点现在看是熊市里的高地,可比未来牛市里的洼地还洼地。
2008年中国股市的暴跌,既有内忧,也有外患。一是股市自身内在调节的需要,即涨多了要跌;二是在股市已有自身调整要求的时候,宏观政策上半年还是继续下了猛药,于是实体经济很受伤;三是美国为震心的全球市场动荡,形成中国带动亚洲,美国带动欧洲双向影响,中国与美国每天一早睁开眼睛看对方,又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万事都有利有弊,下猛药让实体经济很受伤,让股市很无奈,但也截断了国内金融机构去海外抄底的强烈欲望,所以各金融机构只是翻了指甲或断了指头,严重的也不过断了胳臂瘸了腿,如平安,英勇负了点伤,还不至于殉情于雷曼等偶像。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股票会有机会?我的回答是,如果确定是牛市,那么所有的行业都有机会,80%以上的股票都会上涨(相对于底部价格),如果不涨,很大的原因是该股在熊市走牛,60%以上的股票至少能达到指数的涨幅。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或我随便捞到一只股票都可以买入?当然不是这样,永远做你能力范围内的事,买你能了解透彻的股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