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级头部:繁荣与和平似乎永无止境,傲慢自大之风盛行;(将来)
中浪级头部:经济改善,投资者感觉良好;(注:如去年10月前后,各方面都是高增长)
小浪级头部:常常伴随着“利好”消息;
大浪级底部:市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大萧条、大战争;(注:如2005年,市场弥漫着“中国股市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按照美国的标准,A股只有8只股票有投资价值”)
中浪级底部:经济衰退,“恐慌”,有限的战争;(注:如最近,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预期,大天灾);
小浪级底部:常常伴随着“利空”;
最近市场的走势类似于2005年7月12——19日、2005年10月28日——11月6日之间的运行,在看似慵懒的表面下,预示了两种对抗力量其中之一的即将衰竭。就像大地震后会有上万次的余震,但余震会呈有规律衰竭。
目前市场上普遍对跳空缺口很关心,虽然我从来不考虑这些,但我也做过一些观察。上证综合指数历史上较为著名的缺口有6个,其中只有一个没有最终被回补,其余最终都被回补,回补时间从1月内到1年多不等。今天深成指已回补缺口,因此大家都在等待上综指也被回补,无论上综指最后是否被回补(我的判断是较长时期内上综指不被回补也有很大的可能),但至少以“因为深成指回补了,所以上综指也要回补”这种推论是极其错误的。
历史上,深成指回补缺口向来比上综指积极、深入。
1994年上指325点大底产生的跳空缺口,最终没有被回补,但深成指在1年半后也被完全回补了。
1995年“5.18”进喷行情,上综指短期并没有回补完全,直到8个月后才回补,而深成指在1月内就完全回补掉了。
同样1996年3月的缺口,深成指也比上综指回补幅度大和快。
就上综指而言,在短期被完全回补掉的缺口,起跳第二天阴线后,随后均未能在几天内缩量创新高,本次在第三天就创出了新高,这是可能这次缺口短期或最终不被回补完全的条件,由于本次起跳后第二天的创新高阴线为缩量,因此,上涨力度与幅度根本无法与325点时相比倒是铁板钉钉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