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草儿的话题,是的,判断市场处于什么位置对于波段操作是很重要的,另外个股的股性、质地、历史,还有如他哥所说的资金的运用周期、多少、收益预期等都要灵活考虑。但是对于大波段的操作而言,相对来说市场处于什么位置倒在其次,而出现错误的往往是过分注重了市场的趋势。最重要的是考虑股票处于的自身历史位置。以97到04年为例,我会把一只股票从最低价上涨番翻以上界定为一波,涨过三波的坚决不考虑,不管业绩、题材如何出色(那时好像只有600601涨过四波),涨过二波的一般要多考虑一些因素,如一定要考虑行业、业绩、盘子等,而只涨过一波的或没涨多少的一般不会考虑很多,业绩差点,只要看K线还行就在考虑的范围。当然这是以前的选股方法,经过四年的大幅下跌,这种思路已不适合,一部分曾经大涨过的股票如果公司运作仍旧良好,应该重新打量,又要摸索新的方法。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很难有固定的盈利模式,它只适合成熟的大公司或较大规模的投资机构,那是由于决策与执行由不同的人操作,决策者关注的是明天的事,而执行者关注的是今天的事,所以必须要有一套固定的机制来约束,而后形成了模式。对于不成熟的公司,盲目套用模式,害处不少。如前几年有些上市公司盲目用麦肯锡开出的管理模式的药方,结果都水土不服。这当然有点扯远了,但道理也有一点相通。
对于大波段操作者,选好个股只是走好了第一步,要想真正盈利,那就看持有的能力了。 在前面提到的三只股,就是因为自己功夫没到家,在市场大幅波动和长期下跌的过程中动摇了,所以没能分享最快速的拉升阶段。其实大波段操作者对买入的股票是经过较多研究和通盘考虑,所以坚持是很重要的,当然这是要经过多次的利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才能真正感受到的。
选股不慎是大波段操作者的最大风险,这我也碰到几次,只能割肉,也有不割肉死撑过的,不过没有特别的大起大落,有机会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