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了一下——评宋方金小说《美丽的契约》
(2014-02-03 09:39:38)
刘涛
我与方金同是山东胶州人。虽然我们皆在北京,但都杂事甚多,故一年也难得一见。方金的经历,我通过朋友断断续续了解到一些,也为他感到骄傲。起初,方金在胶州作记者,他年少又富才华,写诗和小说,长发飘飘,与世不协,因此难免人情世故不够周全,与身边的人多有摩擦。之后,方金辞职,离开胶州,毅然作起了北漂,开始“触电”。之后,方金成为电视剧《手机》的编剧,于是逐渐火了起来,颇受公众关注。我还记得,2012年的春天,一次我与莫言老师谈天,他忽说起,你们胶州有一个叫宋方金的小伙子,写得挺不错的,你们可有联系?我说,我们是朋友。
方金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影视编剧,这为他带来较大的影响,这一类作品有:电视剧《手机》《百顺万福》《胜算》,电影《飞》《还有多远》《碗儿》等;二、诗歌,方金写有大量诗歌作品;三、小说,方金出版过长篇小说《逃离无名岛》,近日,又出版《美丽的契约》。《美丽的契约》文如其人,风格如同方金之为人,小说看起来热热闹闹,但主题却很“保守”,所写乃是好人的基本责任,写好人有好报,善因善果。
宋方金的《美丽的契约》以“贺岁小说”称之,非常恰当,亦是贺岁小说中的佳作。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可谓“贺岁”之典型。小说情节大致如此:火锅店女老板花美丽为了给儿子解决北京户口,在闺蜜婚恋规划师琼斯的策划下,希望能与人假结婚,于是寻寻觅觅踏上征程,但她所见皆是极品,事情不协。琼斯有一个运动员哥哥,人称二哥,他因为被骗,再加上几度创业失败,妻子闹起离婚。阴差阳错,二哥和花美丽一拍即合,各遂所愿。二哥上午和妻子离婚,下午即和花美丽签好契约成婚。熟料,民政局的牛芬芬大姐搅局,她是二哥离婚办理者,又是二哥结婚办理者,于是产生疑心,退休之后展开了疯狂调查。二哥和花美丽只好互相配合反调查,与牛大姐斗智斗勇。
整个故事,围绕着结婚契约,真戏假做,假戏真做,波澜四起。宋方金也是电视剧《美丽的契约》的编剧,因此小说《美丽的契约》颇有画面感。读《美丽的契约》如同看电视剧,每一章总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有笑点,有小高潮。因此,阅读这一部40万字之巨的长篇小说,不会觉得累,而是一路欢声笑语。会有人出来说,这样的小说是娱乐小说,是类型文学,不是纯文学,不严肃。但是,抱歉了,中国当代很多作家故事都讲不好、讲不圆,却偏要去追求什么思想、大道理,结果故事性没有,思想性更没有。很多人不好好讲故事,却动辄忽来一段变形,忽来一段梦境,又忽来一段潜意识,小说晦涩难读,望之似乎有物,其实就是故弄玄虚。小说要么作回它的本意——“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大家读后哈哈一笑;要么作家真是思想家,做到即事即理,事理无碍。有真人然后有真知,没有真知不要装,否则四不像,为人增添笑料。此现象,影视界更为严重,我对中国电影不敢报过多期待,只希望导演们踏踏实实地把故事讲好、讲圆。如此简单期待,竟也是奢望。
其实《美丽的契约》在好看的故事之外,另有深意,这部作品是以歌当哭。小说虽然是大团圆,皆大欢喜,但其中有多少无奈,多少辛酸,多少泪水啊。方金把他对北漂者的观察与理解写入小说中,化为无形。方金并不剑拔弩张作斗士状,他通过笑声来展现他对社会的理解、反思与批判。《孔雀》的编剧李樯曾评价《美丽的契约》是“写当代生活如同回忆往事”,这句话准确概括了方金蕴藏在作品中的真意。方金亦以《美丽的契约》为题作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把沉重交给轻松”,这句诗极能代表这部小说的风格与特点。方金不是说生活应该轻松,或者生活本是轻松,方金是说我们可以把沉重交给轻松,沉重本身并不会消失,但它可以被我们以轻松的方式化解。
在烟火人间,读到《美丽的契约》这部小说时眼前一亮;读完,心里又是一亮。人生,就是靠这么亮了一下又一下的瞬间度过的。
(刘涛,著名青年评论家)
刘涛 2014.1.15 于西长安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