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时间应该做点啥?
(2017-04-19 23:20:29)
标签:
准备课前时间 |
分类: 教育随笔 |
借鉴外面先进学校的经验,这学期我们学校在课间休息时间加了一道铃,设置了一个两分钟的课前准备时间。我们要求老师在这段时间不得讲课,如果有学生因为厕所拥挤或者特殊原因不能提前进教室者亦不作为迟到处理。但无特殊情况,老师和学生都要提前进教室作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内容其实可以有很多,除了书本、文具的准备之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其一,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不少教育名家都提倡老师应该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试想,如果老师进了教室学生却没有进教室,你和谁交流去?或者,你虽然提前进了教室,但你想要交流的对象却没有进教室,是不是也不能达到你的目的?俯下身子,走进学生,和他们进行认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做好的事情。
其二,指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我说的是 “指导”,而不是随机和随意的所谓复习或者预习。有效的复习和预习,应该是有明确的任务内容和目的要求的。其实,除了文具和书本,这才是真正的教学准备活动。
其三,演讲活动或者故事会。语文老师课前花上两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四种训练方式,读和写的训练广泛受到了重视,但听和说的练习却常常不得要领。不管是朗诵、讲故事或者演讲,每天一个学生,全员参与,实在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式。
其四,对知识要点的记诵。在昆明的学校听课时,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所有教师都提前要求学生进教室,然后由科代表带着学生整齐地读公式,背定律,或者朗读课文,这实在是一个好方法。茅以升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时曾说:“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一个人,不论多么聪明,没有良好的记忆,要想学好是不可能的,记忆是学习的基础。两分钟的记忆时间,既巩固了知识,又转换了方式,也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当然,让学生唱一首歌,或者给他们来一段音乐欣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良好的休息其实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换一种活动方式,让大脑的不同区域交替兴奋。
究竟怎么做,其实老师和学生可以商量,集思广益,用好课前两分钟,持之以恒,其效果可能会大大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千万不要小看了课前两分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