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2013-03-10 22:52:0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有专家曾经说过:一个人第二语言的水平永远也无法超越第一语言。
所谓“第一语言”(first 1anguage)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比如一个儿童出生之后首先接触井获得了英语,英语就成为他的第一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他的母语。
而所谓“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则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可能是由于第一语言不再具有优势(社会变迁、政治目的……等)。
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第一语言就是指汉语,第二语言通常是指英语。
家长和孩子都知道:语文通常是所有学科中最不容易拉开差距的学科,而数学和英语则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学科。再加上语文评卷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语文几乎成了所有学科中最不受待见的学科,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学科。而英语则正好相反,虽然绝大多数中国孩子学得都不轻松,但他们心里也都明白,这是最挣分的学科之一。
因此,在多数家长和学生的眼中,英语是比语文重要得多的学科。理由其实也很简单——英语是最能挣分和最能拉开差距的学科之一。然而,也正因为一个人第二语言的水平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第二语言的水平无法超越第一语言,所以,汉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的学习,实在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我们不能仅仅从“应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的语文学不好,从长远来看,英语也好不到哪儿去。
可能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理由看起来也很充分——自己的英语成绩比语文成绩实在不只是好了一点点,而且自己觉得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也要浓许多。其实,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不足为凭的。因为一个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如果我们真要把它和汉语作一点比较的话,大概也就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甚至会更低,而一个高中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通常也不会比一个初中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强多少。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多数人,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都有一个摆脱不了的习惯,就是需要把英语翻译为汉语。虽然不曾把它说出来,但我们往往丢不掉“翻译”这个中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汉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就直接决定了英语的能力和水平。不管你的英语能力有多强,水平有多高,你永远也无法在你所说或者所写的英语中,展示出你在汉语中都不曾使用过的修辞能力。
那么,如何看待不少学生英语成绩很优秀而语文成绩则不佳的现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初中生如果去小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学习,他(她)的语文能够考八、九十分,并不代表着他(她)的能力强,你也用不着因此而高兴——因为这标准实在是降低了太多的标准。当然,那些对于第二语言已经熟练到可以完全不假思索,不用借助第一语言,可以做到“脱口而出”的人,可能是另一番景象。毕竟,对于我这样一个外语盲,我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
我说这么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告诉那些喜欢英语、重视英语的家长或者学生,一定不要看轻甚至忽视了第一语言的学习,因为你的汉语水平,其实也影响了决定着你的外语水平。一个汉语表达能力都很差的人,他(她)的外语水平也是好不到哪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