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011-08-05 23:33:1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前日,一位朋友在读了拙作《什么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以后,在我的博客留言:“你所谈到的教育质量的根本不要一味责备教师的素质高低,你要看到其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使其然也。”其实我在文中实在只是强调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紧迫性、基础性和重要性,既没将教育质量的不尽如人意怪罪于广大教师的意思,更没有否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本来也就包括了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吸引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等诸多方面。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中国的基础教育的现状,特别是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应该不至于得出我们的整个教师队伍素质都很好,只是教育的体制机制有问题的结论——因为在一些地方,不少教师的素质的确是堪忧的。即使从尽量不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的角度说,一些老师恐怕也是很难做到的。那些代课教师、民转公教师、非师范专业教师,还有部分特岗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力和素质与教育本身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之间的确是相去甚远。

早在2005年在上海时,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部长维特曼博士就曾告诉我们,在德国,没有专门的师范大学,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如果有意向当老师,由本人提出申请,进行相关能力、素质的考核和测试后,需进入专门的教育学院学习两年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然后需要进入学校见习一年,经考察合格后,方可取得教师资格证,即使是幼儿教师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从教育的时限上讲,已经介于中国的硕士和博士之间。试想:如果中国今天的无论哪一所中学或者小学,那儿的教师如果都是或基本是由一帮硕士或者博士组成,那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所以,从横向看,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素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确差得很远。

无须讳言,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机制和体制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队伍自身整体能力和素质造成的。我们不能仅仅看到问题的某一方面。我们要承认,机制体制也是根本性的问题,但当我们自身无法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机制体制的变革,并不等于教育质量的提高。那句话说得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管理是教育的第一要务,质量是教育的第一生命。”没有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何先进的制度、先进的思想和理念,都不可能得到落实,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队伍的素质更具有基础性。

当然,这仅是一孔之见。也许,关于体制和人到底谁更重要的争论,可能如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二者本就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还无法改变现行的体制的时候,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体制发生我们所期望的变革以后,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因为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虽然是全社会的事业,但它首先是我们的工作,首先得由我们来做,来实践,来落实。

 

 

 

 

 

 

[ 2011-1-8 23:22:00 | By: xldwyp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阅读的质与量
后一篇:冬日偶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