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讲得不生动怎么办?
(2011-06-07 15:00:2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但与这个人的知识阅历密切相关,也受这个人的个性和性格的影响。有的老师,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上课有板有眼,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可学生就是不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平素不苟言笑、寡言少语的人,要想学会幽默风趣的确是困难的。因为一个人性格的改变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让自己的课尽可能地生动起来,让课“好听”,让学生“爱听”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如何让自己并不生动的课变得生动起来,就是我们相当一部分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丰富自己的表情和手势。课讲得不生动的老师,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课时表情严肃,课堂里难得见到他们的笑容。我们需要明白,能够表情达意的并不仅仅是语言,我们一个灿烂的微笑,对于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一种无声的鼓励。通过丰富的表情,通过体态语言,我们常常能够传达用语言都难以传达的意思。正因为面对的是孩子,所以,有时我们不妨让自己的表情和手势夸张一些,以便更加准确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传达自己的思想。
二、学会讲故事。课讲不生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老师往往从教学内容中看到的只是道理、只是逻辑,不会讲故事,不会通过故事来说理。这就让还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孩子们不容易接受,至少是不乐意接受。所以,学会讲故事,是每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学会的教学基本功。
三、偶尔开几个玩笑。我有一个未必公允的观点:如果一堂课从来没有听到过学生们的笑声,那这堂课多半是失败的。幽默和风趣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素质。遗憾的是,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中国人天生不幽默,我们的所谓“玩笑”,常常不离脐下三寸之地。这样的“玩笑当然是进不得课堂的。但有时你不妨结合教学的情境,借助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和孩子们或者和自己开个玩笑。这玩笑也许和教学的内容无关,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对你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当然,那种以损人为目的的玩笑,也肯定是不能用到学生身上的。
四、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多元化。课讲得不生动的老师,常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讲课是按部就班。如果要想让自己的课生动起来,我们有时的确需要抛开教材“另搞一套”,我们应该明白,只有生活才是学生们真正的“活教材”,我们要将身边事、生活事引入课程之中,多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同时,还要记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汉英比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美术的元素,在数学教学中加强理、化知识的应用等等都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育技术的运用,合理使用模型、图表、多媒体、网络等,把讲授和自学、练习、讨论、实验、竞赛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我们的课堂还会那么沉闷吗?
课堂常常是因为“单调”才乏味,如果我们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改变自己、创新自己,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当教学的内容丰富起来了,手段多样起来了,方法灵活起来了以后,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慢慢变得生动——即使你的语言还显得有些贫乏。
让学生觉得你的课“好玩儿”也是一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