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与灵魂(再说禅意37)

标签:
禅意诗少木森文化杂谈 |
分类: 文化随笔 |
禅意与灵魂(再说禅意37)
灵魂到底住在哪里呢?就是说,当一个人大限已到,再不情愿也得闭上眼睛,永远不再睁开时,他到底将去哪儿?魂归何处呢?
有人说,灵魂归处就是苍鹰出没的地方。
看到鹰展开褐色翅膀擦着蔚蓝天空在盘旋,人就会有一种超拔的愿望和立地飞升的渴望。看到高高的悬崖上,鹰在哪儿筑巢,在哪儿生儿育女,人似乎隐约里也就有了一种向往:能高高地住在那儿,有多好!不管是天葬或是悬棺,似乎都与苍鹰有关,都给活着的人一种敬畏,一种神性,也给人一种随风而去的净洁感。飞翔在天空的鹰,那高远的姿势,如果就灵魂的姿势,那人还要求什么呢?
有人说,灵魂是飞到蝴蝶居住的地方去了。
蝴蝶无数飞过,各色羽翅在阳光中闪动着,像是它扇起了一阵强烈的风,风又举托着它柔弱的翅膀,飞近那些传说中的天堂。“裂墓化蝶”的传说已经成为一种渗入到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凄美着祖祖辈辈的爱情。但中国人关于蝴蝶与灵魂的传说远不止这一些。最初有庄周的梦蝶,不知道是蝴蝶的灵魂附体于庄子,还是庄子灵魂出窍而成蝴蝶。如今,民间老人还在告诉你,如果有一天一二只大蝴蝶匪夷所思地轻易突破了你家窗户的防范而进入你家,或者当你在野外行走,一二只大蝴蝶跟着你款款飞行,挥之不去,你可千万别去扑打它了。它可能就是你已经逝世的某位至亲的灵魂了,它因思念而来探望你,或因在那边生活窘迫了而来求助于你。如果当真是这样的话,你要注目于它,当你注目这美丽的灵魂的时候,其实已经温暖了你那逝去的亲情,安抚你自己那哀愁着的灵魂。
我母亲却说,人死如叶落,灵魂是到落叶的地方去了。
落叶像是被风安上了一对翅膀,忽东忽西,缓缓落下,漫天的美丽。
欧.亨利那一篇很凄美的小说《最后一片绿叶》中,那位被疾病折磨着煎熬着的少女,痴痴地望着长青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祈祷:如果经过一夜愁风苦雨,那绿叶儿还在,她就活下去,否则她的生命就将从人世间这棵大树上落下来,死掉。第二天,她惊喜地看到绿叶不落的奇迹……其实那只是善良的画家以生命为代价,用油画颜料画上去的。也就是说,长青藤上的绿叶永不凋落,到底只是美丽的艺术想像。
凡叶子总会落下的,哪怕是常绿之树,它是先长新叶,然后以新叶摧落旧叶子,换句话说,它也只是换一种落叶方式而已。卸下落叶,树才能轻松自如地过一个季节,积蓄能量来长好一树新叶。就像人总是一代代老去,一代代新生,生生不息。小时候,常常在老屋背后的古榕下纳凉。榕树是常绿的,一年中它总是绿意葱茏,绿荫如云,但那绿叶间也总有星点般的金黄色点缀于其中,那是已经黄了的、将要落下的叶子。一阵风过,那些星星点点的黄叶就会掉下一二片来。
你一定见过落叶,我敢拿一万大洋打赌,你一定见过的。然而,你留心过落叶,停下你匆匆的脚步,注目过落叶吗?我拿伍毛钱打赌吧,你不一定注目过落叶!
落叶给我的感觉是暖色的。这种暖色有如夕阳的色调。暖暖的黄昏,暖暖的落叶。这是我脑中挥之不去的意象,是我胸中涵养着的诗心和禅意!
秋风中落下的黄叶子,落就落了,没有哪一片叶子感慨万千。“落叶以悲秋”,是我们人的事,不是叶子们的事。
你和我一样欣赏母亲的说法吗:灵魂是到落叶的地方去了!
仰 头 (禅意诗)/ 少木森
落叶
沙沙瑟瑟
无法破译的生存密码
和缕缕风声
大片大片浮动的阳光
我们有仰头的欲望
于是
即使满眼枯叶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