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与苦禅(再说禅意32)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文化杂谈 |
分类: 文化随笔 |

禅意与苦禅(再说禅意32)
与蓝云昌兄说起周梦蝶的诗与禅,说他的禅诗。
蓝兄说,周梦蝶是“苦禅”。这说法精到。似乎,不止蓝兄一个人这么说:周梦蝶的禅是“苦禅”。
问题是,禅是苦的吗?禅有苦的吗?为什么那么多人爱说“苦禅”,甚至起个笔名网名什么的,还专名“苦禅”呢?
联想起了《景德传灯录》里“善导与仰山望月”的故事——
仰山问:“这个月尖时,圆相向什么处去?”
善导说:“尖时圆相隐,圆时尖相在。”也就是说,尖时圆相隐潜地存在,圆时尖相仍在圆中。
分析者说:这有点意思儿,但尚是就知见而言。”
后来,云岩干脆说:“尖时圆相在,圆时尖相无。”他意思是说:尖时虽不见圆相,而圆相不失;而月圆之时,尖相尚未形成。
分析者又说:“这仍是就知见而言。”
后来,道吾禅师说:“尖时亦不尖,圆时亦不圆!”
分析者说:“这就超越了形象。”因为尖圆的相状,只是相互对待而言。如果在尖时心中没有圆相与它对待,又何以知其为尖为圆?尖圆皆无自性,绝去相对与相待,则尖无尖相,圆无圆相。这才是禅悟的境界。
苦与甜,亦复如是耶——“苦时亦不苦,甜时亦不甜”?如是解读周梦蝶,当否?请读周梦蝶这首题为《十月》的诗:
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
你躺在这里。十字架上漆着
和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
而蒙面人的马蹄声已远了
这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
他的脸是永远没有褶纹的
风尘和抑郁折磨我的眉发
我猛叩着额角。想着
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无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周梦蝶的诗该怎么读是一回事;我读周梦蝶的诗,读出了什么,又是一回事。我读周梦蝶这《十月》时,写下禅意诗《一首诗的冷暖》,算是我对着他“读出的禅意”,应该不好用“苦禅”说事,说“苦时亦不苦,甜时亦不甜”,或许有那么一点儿意味吧?我觉得,真正的禅当如此,禅意诗当如此!这世上,当无“苦禅”!
一首诗的冷暖(禅意诗)/少木森
郊野。冷寂
几杆劲竹挺拔
一只鸟儿跳跃着
最纯粹的生机
古墓。让人揣测时光的寓意
就像风儿在瑟瑟的叶间
揣度
揣度
到底是忧伤还是欢愉
残照里。我微笑
写在瑟瑟一片竹叶上
然后
随波逐流
要趟过什么情绪的河
才能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