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49)——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年选文化杂谈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49)——
胡有琪:走过的路,回家的路
读胡有琪这组诗,首先想到唐朝诗人孟郊经典禅诗《赠建业契公》:“家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虽然到城廓,衣上不栖尘。”依孟郊的意思,常住青山的清华环境,少有可欲之事绕身,保持清净心,不算大本事,不算高境界;进入城廓,也就是进入滚滚红尘,饱见可欲而心意不乱,不染红尘,那才是高境界。
拿胡有琪的《僧人》与孟郊的诗比照对读一下:“一个僧人路过桃花林/那一路的桃花争先恐后的沾满他的僧衣//他仍是不急不缓地走着/眼睛平静的读着桃花
胡有琪这组诗,在写法上可以说都是直接指向禅的。比如《春天的钟声》这么写:“春天的太阳从寺院里出来/刚刚剃度的光头上/还有没洗尽的一粒粒露珠/还在留恋旧时光//寺院的钟声
另一首诗《脚下的路》则更具体地以自我修性所体验的“参禅的三重境界“为题材来写诗。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胡有琪对此进行体验,也进行了化用,而有了新的诗句:“刚上道/他都幼稚地数着数
胡有琪以“行路”意象来述写和演绎禅宗所言的“看山看水”境界,似乎有个好处,那就是很容易地把禅宗常说的“归家”、“归心”的理念也结合到诗里,使得这诗的意境拓宽了,坐实在“回归心灵家园”的节点上,因而诗人就较为自然地推出了颇有新意的一句诗来:“他只记得脚下的路/是回家的路”。难能可贵,贵在诗句较无痕迹地传出了回归心灵的禅意。(少木森)
附:胡有琪《春天的钟声》(组诗)
春天的太阳从寺院里出来
刚刚剃度的光头上
还有没洗尽的一粒粒露珠
还在留恋旧时光
寺院的钟声
僧
一个僧人路过桃花林
那一路的桃花争先恐后的沾满他的僧衣
仍是不急不缓地走着
眼睛平静的读着桃花
穿过树林后
桃花纷纷坠地
他的僧衣
他的脚印
不深
河滩上,遍地鹅卵石
有和尚出寺
下河
挑水
日子久了
流水都流走了
石头却被和尚感化一一皈依
我看见
每块鹅卵石的头上都有了戒疤
玫
明明一身的剌
却被铸成一柄爱情的剑
送人
那一朵写不尽的温柔
喊醒你的梦
你接
脚下的路
刚上道
他都幼稚地数着数
不管脚印是浅
走出去了
他才发现
他走过的脚窝
一遇到风雨
就赶紧把痕迹抹去
然后
他走过的路干净
走过了山
山还是山
他终天停了下来
却发现
他只记得脚下的路
是回家的路
原载菲律宾《世界日报》2017年11月28日
诗人简介:胡有琪(奇),男,现代禅诗研究会基本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开江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个人诗集《野百合花》、《雪在燃烧》、《青山牧马》、《托钵在西藏行走》、《胡有琪诗选》。《中国云诗网》推出电子诗集《一粒莲语》、《爱的共和国》、《沉思与行走》、《月亮船》。诗作选入《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等。主编有《开江作家散文诗歌作品选》。
诗人诗观:想对走过的路写一首诗,却发现他已忘了所有走过的路。
这是"禅意少木森"公众号,长按下方二维码,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