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38)

(2018-01-13 06:06:39)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年选

文化

杂谈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38)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38)——

 

玩偶:时间软硬,火候当候

 

                     少木森

   

“火候”二字在玩偶这一组诗里,其实只出现过一次,可我读诗的感觉里却觉得这二字到处浮现着,整组诗的字里行间似乎始终隐现着这“火候”二字。

“火候”是什么呢?可以拿火候比喻人做事把握紧要时机的能力与艺术;可以比喻人的修养程度的深浅;可以比喻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技艺等修养与呈现的工夫。玩偶的这一组诗是写地名风景的,却也是写人的,他写张伯端,史上留名的“紫阳真人”。真人的成功就在于时间的软硬之中,把握了火候,终成正果。用现代有流行语来说事,那就是张伯端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找对了人,说对了话,做对了事,等等,所以想做的事情做成了。其实,换过一种说法,就是火候到了,你把握好了火候,事情也就成了,即《道德经》所言:“势成之”。当然,诗人玩偶更是借此感慨——“三项蒙住两样/ 也算是一把应变好手”!这个紫阳真人已是个智慧浩荡的人——可惜你忽略了时间的软硬 /栖身之所屡遭变故,踪迹全无 /事实证明,多少老厨子/都没能掌握好这个火候 ”(《仙人洞》)。真是——时间软硬,火候当候啊!火候的把握或许需要的是纯熟的技能,需要的是精湛的业务,其实更需要的是圆融的智慧和良好的心态。

其实,我说了这么多,主要目的并不是要说紫阳真人张伯端如何成功把握火候,而是说诗人玩偶在写这一组诗时把握好了火候,恰如其分地把他所要写的地名、风景和人物展现了出来了,使之既有浓浓诗情,又有悠悠禅意。“东边田园房舍明丽,西边树木苍翠/远山有鹤翅上渐起的云雾 /崖下鸳鸯水半清半浊,交汇于洞前 /明暗相对,阴阳相合/ 世间的美好之物,都有着恰如其分的完美 /闲暇时,他也会游走在街巷 /发现不曾觉察的意义,体悟道的虚无与硬朗 ”(《地名考》)

火候很重要,需要人人自己来悟,来把所握,做事如此,写诗也当如此。火候的把握,在一些领域或许可以有数字或刻度或开关什么,但对诗语言的把握没有数字,没有刻度,更没有关与开,那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手到艺到,火候把握需要学习别人,更得靠自己悟,有悟性的人最能把握火候。

玩偶写诗,曾经追求语言的“陌生化”,使诗行诗句给人显著“新鲜感 ”,他甚至多次在个人诗观里宣扬:“写诗让人想象力异化,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是需要有过人的把握“语言火候”的能力的,太过了,走得太远了,真“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那诗就不再成其为诗,那诗就不会有足够的共鸣圈,就不可能成就诗中的诗情与禅意了。“被风吹乱的花白头发 /有着他对万物无可替代的敬意 /出入鸟道,行踪无迹 /人以神仙视之,遂用其道号‘紫阳’/ 命名修炼之崖洞、山沟、河滩、茗茶/ 后世文人赋诗撰文,优雅的轻狂 /在古老的名字中感悟天地玄机 /只是小巷再无真人的纠错声 /吊脚楼上推开的花窗,也无晨雾扬起的水气 /空气中弥漫着熟悉又陌生的味道 /待细嗅,空空荡荡,不可名状” (《地名考》)。每句诗里的语言与意象搭配不落俗套,有新鲜感,每行诗之间的搭配与起承跳跃也颇新奇别致,整首诗却沉稳而厚重,稳稳地表达着诗情与启悟。这的确需要把握火候的能力。(少木森)

    

 

附:玩偶《地名志》地名志(组诗)

 

 

仙人洞

 

你一定没学过叙事三要素

人物是你,这点没错

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真人

少不务正业,痴迷丹道之法

为府吏,‘火烧文书律’遣戍岭南

后遇道人点化

游历汉水,见江畔好景致

遂焚修面壁,修内丹

著《悟真篇》,终成正果

三项蒙住两样

也算是一把应变好手

可惜你忽略了时间的软硬

栖身之所屡遭变故,踪迹全无

事实证明,多少老厨子

都没能掌握好这个火候

 

 

会仙桥

 

文昌宫下的斜坡旧时并无约定叫法

新任县令张志超依常规拜谒神庙

行至沟侧,一眼认出迎面走来的老叟

正是两月前的京中旧识

点醒自己的算命道人

三块青石搭成的便桥上

两人谈起别后的一番经历

谈起眼前的山色美景

南岸瓮儿山下石洞前烟气缭绕

苍鹭贴着水面斜飞,忘却盘旋

回头,老叟缓缓而去,消失在朝霞里

灰朦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生动起来

两次拜访真人,方获道童引见

掌灯入洞,行三四里

渐闻水声潺潺,潭对岸灯火明亮

瑞色满盈,远远看见身影

寥寥数语,来不及辨认就淡了

真人以无船渡潭婉拒相见

张公出洞后一番感叹

为自己的执念感到羞愧

遂召集民众除草平基,掘石疏泉

重修‘紫阳阁’,振兴仙人洞道风

偶遇真人的石桥旁立碑‘会仙桥’

后混为小地名

 

 

地名考

 

无序的更迭止于明正德七年十一月

古梁州伊始,沉浮于典籍之中的杂乱县名

首次固定下来,得益于北宋道士张伯端

曾经在此潜修立说。晨风微凉

真人眺望着晓露中的对岸

城廓如虹,悬浮于水面之上 :

东边田园房舍明丽,西边树木苍翠

远山有鹤翅上渐起的云雾

崖下鸳鸯水半清半浊,交汇于洞前

明暗相对,阴阳相合

世间的美好之物,都有着恰如其分的完美

闲暇时,他也会游走在街巷

发现不曾觉察的意义,体悟道的虚无与硬朗

被风吹乱的花白头发

有着他对万物无可替代的敬意

出入鸟道,行踪无迹

人以神仙视之,遂用其道号‘紫阳’

命名修炼之崖洞、山沟、河滩、茗茶

后世文人赋诗撰文,优雅的轻狂

在古老的名字中感悟天地玄机

只是小巷再无真人的纠错声

吊脚楼上推开的花窗,也无晨雾扬起的水气

空气中弥漫着熟悉又陌生的味道

待细嗅,空空荡荡,不可名状

 

           原载《星星》201711

  

诗人简介:玩偶,陕西省作协会员,文字散见《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四川文学》、《北方文学》、《延河》等报刊,收入《禅意诗十家》《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等五十多个选集、选本。

 

诗人诗观:该说的都在文字里,写着吧、写着就好!


这是"禅意少木森"公众号,长按下方二维码,请关注!

       

      以禅眼观物,以诗心生活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