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12)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年选文学/原创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12)——
读呆丁这诗时,想起了明代高僧真可《佛手崖》一诗。“茫茫三界总成迷,孔老虽能力尚微。不是瞿昙舒大手,众生轮坠孰提携?”
这样联想,似无缘由,却又不算离谱。谁都读得出呆丁第二首诗《五月》写的是屈原。屈原投江,向来被解读为社会道德沦丧、小人当道,使屈原报国无门,无力补苍天而愤然投江。这,正所谓“孔老虽能力尚微”,诚如宋代张方平对王安石所言:“儒门淡薄,收笼不住人心。”
当年,王安石问张方平:孔子去世百年之后,孟子才出世,圣人思想很难被继承下来。张方平认为这说法不对,有许多人继承、发扬,甚至有超过孟子的。王安石问:是谁啊,有这么牛的。张方平说了一大串如马祖道一等的名字,都是佛门高僧大德。按张方平观点:儒门淡薄,收笼不住人心。幸有瞿昙氏(即释迦的姓)的佛学传入、弘扬,这些圣贤人物都跑到佛门去了。
虽说,这只是一家之言,却也算是构成我们传统文化背景的一个因子。以此传统文化背景下来解读呆丁这组诗的话,就不难发现诗人呆丁似乎就在儒学的语境里,用诗句引着我们与她一起去回顾“儒门淡薄”,天下人心“收笼不住”,小人当道,道德沦丧,屈原愤而投江的历史悲情。诗人不仅感慨着“遗落江中的魂,憔悴得比纸/还薄”(《五月》);更感慨着“江里无所事事的鱼虾/每天都叼起文字/努力拼凑着。它们企图还原出/一个忠魂的身影”(《五月》)。最后笔锋一转,指向了我们自己——“而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泡沫在浮动”(《五月》)。所有的感慨其实在这里达到极点,几乎凝成了忧郁——“我们大多数人”的漠然、空无,让人无语!这是——文化的断裂与断层,使得天下人心“收笼不住”,真是让人无语!
不过,在另一首诗里,诗人呆丁换过了一个语境。在佛家语境中,她似乎换过了一种心情——她要“荡去忧郁”!她说:“石子隔空抛出,挽一个影/留在风里。用陈年的酒/荡去忧郁” (《抛开》)。佛说:放下!呆丁说:抛开!这样换一个词说“放下”,是不是能“放下”得彻底呢? 你看,“把所有怨言埋在墓碑的入口/铭文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辞藻/可以是一个唇印/可以是一个指模。至于你或我/今生或者来世,会是谁的谁/这些/都已不重要”(《抛开》)。在这里,诗人所说的“抛开”——就是“放下”!放下“所有怨言”,放下“华丽辞藻”,放下“今生来世”,多好,什么都“已不重要”了……不过,也还有没能“抛开”的,那就是墓碑上可以有“一个唇印”、“一个指模” ……这样一来,“抛开”——是“放下”而不是“抛空”!于是,就在“抛开”与“放下”的辨析中,诗因此有了哲味,还留着点温度。于是,就有了禅意。
呆丁的又一首诗《你我相逢在时光的断层》和《抛开》一样,仍可解读“放下”而非“抛空”、“弃光”。她写道“你我相逢在时光的断层/所有山盟海誓/不过是落在沙漠上的一滴水/我们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也不能否认/它的曾经”(《你我相逢在时光的断层》)。放下了“过去”,放下了“山盟海誓”,但没有抛空、弃光,诗句里有哲味,还留有一点儿温情,留一点儿温度。就这有温度的诗情与禅意产生了一种感染力,让我品读了几遍!(少木森)
附:呆丁《时光的断层》(组诗)
你我相逢在时光的断层
一声鸟鸣
啼醒了一个春天
湿润的空气流淌在情感的区域里
要么是爱发芽
要么是种子受潮霉变
除此之外
应别无选择
你我相逢在时光的断层
所有山盟海誓
不过是落在沙漠上的一滴水
我们看不到它的存在
但也不能否认
它的曾经
五
五月,属于夏天
有一片烂漫花海
开在纯真里
五月,原本并不忧伤
该冷的还未冷,该热的
亦未热
这样宜人的天气
怎么看,它都没理由悲伤
从楚国的五月起,锣鼓声
被芦苇从汨罗江捞起
世世代代的人便开始
年年在五月向苍穹追讨
一把瘦骨的去向。他们不知
遗落江中的魂,憔悴得比纸
还薄
江里无所事事的鱼虾
每天都叼起文字
努力拼凑着。它们企图还原出
一个忠魂的身影。而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
泡沫在浮动
抛 开
石子隔空抛出,挽一个影
留在风里。用陈年的酒
荡去忧郁
把所有怨言埋在墓碑的入口
铭文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辞藻
可以是一个唇印
可以是一个指模。至于你或我
今生或者来世,会是谁的谁
这些
都已不重要
原载《绿风》2017年第4期【网络诗歌特大号】
诗人简介:呆丁,原名柯愉人,还曾用笔名孤山梅影,梅痴卧雪等,女,1968年出生,广东茂名人,作品若干散见于《诗选刊》、《绿风》、《辽河》、《中国诗人》﹑《诗歌月刊》﹑《河南诗人》、《建安诗人》、《北京诗人》、《文学月刊》、《参花》、《中华诗词》、《中国诗词》﹑《辽宁诗界》、《现代生活报》、《遂宁日报》月末版《华语诗刊》、《营口日报》等近百个文学杂志、报刊。作品入选《火狐…永远的韩作荣》(《人民文学》杂志社选编)、《中国诗歌2013年度诗选》(中诗网选编)﹑《北方作家.中国当代诗人诗歌精品专辑》等选本。
诗人诗观:诗歌是安放灵魂的神圣殿堂,谁亵渎了诗歌,谁就在亵渎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