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9)

(2017-01-26 06:08:26)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2016年选

阿垅

文化

杂谈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9)

链接:截稿通知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9)

那一天(组诗)

 

阿垅


   【读稿手记】阿垅这一组诗翩然而随性,格调清越,在率性之中又见庄重,于人性之中隐现悲悯。“天的蓝,来自于凝望中的眼神。/挥去阴影,过往只剩下云烟。/恨是低头思过,爱是清欢寡欲。//回头一望、毅然转身的绛红。/绕过白塔、卷起落叶的绛红。/那绛红左手拨动念珠、右手慈悲为怀。/那绛红四海漂泊、普度众生//那一点绛红,笼罩着一次次雪飘/将苍茫的大地磕响”(《绛红袈裟》)。字里行间,理性与情感并在,爱与恨并行不悖,诗句却又别致,不落俗套:“恨是低头思过,爱是清欢寡欲。”

  诗人阿垅谈爱,其实并不总是“清欢寡欲”,有时可是情感浓烈而激荡。你看:“那一天,是哪一天?//捂住嘴巴,我还有眼睛。/蒙住眼睛,我还有耳朵。塞住耳朵,我还有呼吸。/遮盖呼吸,我还有躯体。/最后一刻,我会借用他人之手/在石碑上刻下想要说出的话。//那一天,是哪一天——/你不怕天崩地裂,就怕满世界突然花开。/爱如潮水,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那一天》)。这情感激荡下的抒写笔调却颇为自然,不使其用力过猛而显造作矫情,阿垅这诗行也就涌动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且因那种“涌动”而使诗句明显具备了丰富的动态感和清灵之气。诗的最后,他说:“那一天,是哪一天?/我瞎子摸象,许多明天都有鼻子有眼。/就是没有张开的嘴巴”(《那一天》)。诗行里仍然隐现悲悯情怀,也就蕴蓄着沛然的禅意。

  诗人阿垅还以《赞美诗》《酥油灯》《晒佛》这样宗教倾向明显的诗题来抒写世俗生活、人间温暖,让这些温暖“离你温热的脸庞是如此之近”。在这些诗句里,他几乎是以一种安然的姿态来抒写这个或许“不会有爱情的信使归来”的凡尘世界,其实也就是用安然温暖的笔触来抚慰这个空茫而让人不安的世界。所以,读这诗自然有一种受用,那就是心理抚慰和禅意的分享。(少木森)

 

 

赞美诗

 

从一滴清凉的雨水开始发音。

石头找不到自己庙宇的门。

时钟在摇摆,注视的目光愈发潮湿。

不会有白马出现,

也就不会有爱情的信使归来。

漫游的羊群皮毛曲卷、泥泞

像一首春天彻头彻尾的赞美诗:

“花蕾昏昏欲睡的纽扣,

谁来解开……”

 

 

酥油灯

 

一盏灯里,有一个人的名字。

啃食青草,挤出鲜奶

昨日打下一块金黄的酥油。

浸湿的丝线,会在黄昏时点燃往昔的笑靥。

在跳跃的火焰上,我默默祈福

离你温热的脸庞是如此之近。

 

 

绛红袈裟

 

天的蓝,来自于凝望中的眼神。

挥去阴影,过往只剩下云烟。

恨是低头思过,爱是清欢寡欲。

 

回头一望、毅然转身的绛红。

绕过白塔、卷起落叶的绛红。

那绛红左手拨动念珠、右手慈悲为怀。

那绛红四海漂泊、普度众生。

 

那一点绛红,笼罩着一次次雪飘

将苍茫的大地磕响。

 

 

晒佛

 

节日的一天,高出早春二月。

晒佛,也晒芸芸众生的欢喜。

 

向阳的山坡,巨幅锦缎徐徐展开。

诵经之声如鼓,哈达汇集如云。

 

沉入茫茫人海,才知自身渺小到

悬于人世的浮尘一粒。

 

在一边,我是初到的信徒

学着碰触吉祥的额头。

 

所有攒动的诗句都为之倾倒

匍匐在佛的脚边修行。

 

 

那一天

 

那一天,是哪一天?

 

捂住嘴巴,我还有眼睛。

蒙住眼睛,我还有耳朵。

塞住耳朵,我还有呼吸。

遮盖呼吸,我还有躯体。

最后一刻,我会借用他人之手

在石碑上刻下想要说出的话。

 

那一天,是哪一天——

你不怕天崩地裂,就怕满世界突然花开。

爱如潮水,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那一天,是哪一天?

我瞎子摸象,许多明天都有鼻子有眼。

就是没有张开的嘴巴。

 

 

木棉

 

木棉花开五瓣,

完整又各自独立。

一瓣举案齐眉,相夫教子。

一瓣挑亮青灯,削发为尼。

一瓣红唇微启,多愁善感。

一瓣焚香静心,拨弄丝弦。

 

最后偷偷下凡的一瓣,踏着月色

骑流水而去。

自此杳无音讯。

 

原载于《岁月》2016年第10期“诗歌专号”

 

 

  作者简介:阿垅,19704月生。作品散见《诗刊》《上海文学》《文学界》《星星诗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文学刊物,入选《中国诗库》《中国年度诗歌》《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多种选本。参加第十五届散文诗笔会。现居甘肃甘南。

 

个人诗观:喜欢以诗歌这种方式来表白内心和所感知的世界,而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言说的方式。尝试以甘南地域开阔的质地为背景,脱离地域束缚的空间,对日常物象进行象征性的抒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