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35)

(2016-12-19 06:08:43)
标签:

少木森

2016年选

禅意诗

碧青

文化

杂谈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35)

链接:征稿启事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35)   


             现代禅诗六首

 

 

【读稿手记】禅悟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生命体验。难以言传,却又必须言传,怎么办?用诗歌这一感性的艺术来传达只可意会的禅悟呀!这,似乎是古之及今人们所找到的传达禅悟的最佳办法、最智慧的办法。于是乎,或禅者以诗寓禅,或诗人以禅入诗,禅与诗也就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效应。于是乎,金人元好问对此给予了激情点赞:“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心地待渠明白了,百篇吾不惜睂毛” (《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

碧青的诗,可谓是主动走以禅入诗的创作路子,她或寓禅理,或蕴禅味,使朴素如话的诗句平添了禅意禅趣,颇具玄妙之韵。“清晨/被夜洗过的天空/霞光喷薄//醒来了/黑夜坐过的椅子/还在原处空着//啊夜色/原本不染万物//窗外的梧桐/站立/碧绿蓬勃”(《夜色  不染万物》)。清新纯净的诗句,空灵虚静的禅意,和谐统一于一首短诗中,诗意加理趣,拓展了诗的深度与厚度,甚至是宽度,细读,有明显的弹力弹性在其中。

碧青的另一首诗这样写:“悄然/我在阳光下闭起了双眼/瞬间/觉见的黑/是世界的弥漫/也像来源于自身的暗淡//我在阳光下睁开了双眼/瞬间/大地上的事物和天蓝/又全部复原//这时万物的光泽辽阔/深邃的一幕时空/底色淡远/最高的一盏/是太阳的/光源”(《光明与黑暗》)。从这些诗句中可以读出诗人碧青对诗歌已具有举重若轻的操控能力,她对“光明与黑暗”这样的大课题进行着高屋建瓴的俯视与观照,却在其眼睛的一闭一睁之间,似乎就引人洞彻了“深邃的一幕时空”,获得了某种理性的启迪。然而,仅读到这一层显然不够,诗人的指向,应是禅的“无心之说”,她继续说:“它现身/好像只为在空中演示一遍/不会——被眼睛闭合的黑暗遮蔽/不会——被眼睛睁开的明亮/瞬间点燃”(《光明与黑暗》)。这——也就是唐代庞蕴大士所言的境界:“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妄心俱息,何害外境。我们只要也只有息却妄心,无妄心于万物,人生就洒脱,就得大自在,就“不会——被眼睛闭合的黑暗遮蔽/不会——被眼睛睁开的明亮/瞬间点燃”。(少木森)

 

 

 

        

时空里

弥漫着夜色

 

空荡而柔软的黑

时间的牙齿

和胃

那时刻  它却嚼不动

蟋蟀鸣叫的清脆

殿堂里的灯火

星辰的光辉

 

一片梧桐叶在飘落

轻轻穿过

 

 

那些还不曾面世的种子

 

葱绿的河岸上

开满三月的紫丁香

 

那些还不曾面世的种子

却像等待最高的圣旨

在河岸的深处

尘埃般隐藏

 

 

光明与黑暗

 

悄然

我在阳光下闭起了双眼

瞬间

觉见的黑

是世界的弥漫

也像来源于自身的暗淡

 

我在阳光下睁开了双眼

瞬间

大地上的事物和天蓝

又全部复原

 

这时万物的光泽辽阔

深邃的一幕时空

底色淡远

最高的一盏

是太阳的

光源

 

它现身

好像只为在空中演示一遍

不会——被眼睛闭合的黑暗遮蔽

不会——被眼睛睁开的明亮

瞬间点燃

 

 

白水河流不走自身的本源

 

这一条季节河

源头

就是老天

 

围绕着一座青山

流过每一年

阳光  雨水或沙尘里的时间

 

也许 站满草木的山峦

不是所有岁月的岸

白水河却永远流不走自身的本源

 

 

若画一幅青山

 

此刻  若画一幅青山

根本无须铺开一张白纸

或丝绢

 

吸墨的笔  早就蘸满了

泉水  叮咚的

空淡

 

云雾的远山  小路隐没的丛林

流出  无人的舟船 

矮小的背影  在古寺之外

坐长了彼岸

 

万物之上

高处的虚空

自现

 

 

夜色  不染万物

 

清晨

被夜洗过的天空

霞光喷薄

 

醒来了

黑夜坐过的椅子

还在原处空着

 

夜色

原本不染万物

 

窗外的梧桐

站立

碧绿蓬勃

 

原载于香港《当代汉诗》20165  总第21

 

 

作者简介:碧青,本名张书琴。现居河北省迁安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滦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唐山市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现代禅诗流派成员。出版诗集《告别一个季节》《母亲的诗》;出版散文集《谁会送我一双香草鞋》《近处有多近》《守着老边》。文学理论随笔主要有《中国现代禅诗的重大美学贡献》《禅对世界现代诗的影响初探(中国部分)》等。其诗文作品被选入《守望大地》《菩提树下—现代禅意散文选》《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选》《世界现代禅诗选》等多种诗文集。散文、诗歌和评论曾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

 

个人诗观:追求以心灵为创作主体的诗歌境界。希望以诗的方式,回到人自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