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23)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6年选空也静文化杂谈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链接:征稿启事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23)
活 佛(组诗)
空也静
【读稿手记】读诗人空也静这组诗时,刚从青海西宁回来。在西宁塔尔寺,就曾想起诗人空也静,知他在玉树,路程还远着,不是想见他,而是想起上一年度选读本中他所写的那些刻经人等,觉得他所写的那些意境与气场,与我在塔尔寺所看到的一切颇有几分相像。
空也静的诗,多带着青海草原上的草青味,带着民间的信仰与感念,絮叨着说来,亲切、友善而温暖,使得所述写的信仰不空泛,不概念化,颇有人情味。这一组诗以寺庙为题材,却仍然充满人情味、人间味。“她们整齐地坐在殿堂/像含苞的花朵/一片袈裟/裹住猜不透的心事/仿佛一个个音符/被佛伸出的手指轻弹着/密密麻麻的声音/从经书里长出/又从木梁上滑落 ”(《尼姑》)
自民国时期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以后,经赵朴初、南怀谨、星云大师等的弘扬推广,已广为当代佛教界所接受,甚至广为民间所接受。“成佛在人间,人成佛成,是为真现实。”这就是人间佛教的原旨。无疑,空也静的这一组诗深受“人间佛教”这一思想的影响,述写的正是“成佛在人间,人成佛成”这样一种人与佛的关系,使“佛”显出人情味,显得可亲可爱。“他们弯下腰/把头从缝隙间扎进去/活佛伸出手/蜻蜓点水似的/意思了一下/好像在每个人的心里/点下一粒种子/如果风调雨顺/就会发芽/开成一朵花”(《摸顶》)。
禅人常说:“释迦和达摩,还在修行中。”空也静说:“他打坐佛前/一点一点地/从身体里挤出/世俗深扎的刺/忍痛掐死/红尘嫁结的嫩芽/然后把自己塞进石头里/一刀一刀地/雕刻成佛 ”(《闭关》)。这应该也算是“人间佛教”思想的体现,人需要不断修炼自己,雕刻自己,“人成即佛成”。然而,这样的“人成佛成”是一个永远没有完成的过程,人与佛永远在路上,出禅入禅谨需我们永远的勇猛精进。(少木森)
尼 姑
她们整齐地坐在殿堂
像含苞的花朵
一片袈裟
裹住猜不透的心事
仿佛一个个音符
被佛伸出的手指轻弹着
密密麻麻的声音
从经书里长出
又从木梁上滑落
活 佛
他眼里装着一湖水
深不见底
轻轻地抬起头
仿佛有无数支箭
一起射过来
穿透灵魂
转过身
他坐在佛堂上
被数不清的油灯照着
佛 堂
佛
一夜未睡
小和尚伸着懒腰
一个拨亮油灯
一个用抹布
擦净昨夜的梦
阳光从打开的木门溜进来
像一个长跪不起的人
殿堂像在金粉里泡了一夜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几尊佛也是新的
挂在墙上的唐卡
堆在案头的一摞经书
很旧
和尚只管低头念经
风从门缝溜进来
扑通一下
跪在佛前
摸 顶
他们弯下腰
把头从缝隙间扎进去
活佛伸出手
蜻蜓点水似的
意思了一下
好像在每个人的心里
点下一粒种子
如果风调雨顺
就会发芽
开成一朵花
闭 关
他打坐佛前
一点一点地
从身体里挤出
世俗深扎的刺
忍痛掐死
红尘嫁结的嫩芽
然后把自己塞进石头里
一刀一刀地
雕刻成佛
发《安源诗刊》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