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21)

(2016-11-07 06:08:09)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2016年选

海地

文化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21)

链接:征稿启事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21

 

  (组诗)

 

 

【读稿手记】收稿时,我们说到这么一点:海地这一组诗,可被解读为“死亡题材”的作品,《老树》写将死的树,《星光》写一些死鱼,《离你多近才算远》写与奈何桥的距离,《每一个海螺里都藏着一个大海》写海螺死后留壳。一组诗,皆写死亡,选还是不选,让我们很犹豫。

有人这样说,“所谓的生命,其实都是不断地被日子带向死亡的过程。”这话是实话,大实话,但它会有两个不同的导向,一是导向悲观,颓废,不足取;另一是导向悲悯,珍惜生命,珍惜当下。以上述理念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常被称为死亡题材作品。写死亡,不导向悲观,颓废,而导向悲悯,珍惜生命,便是有价值的作品,甚至好作品。看得出,诗人海地是在做这样的努力。所以,这诗先让我们做为备选作品留下了。

后来,再读时,我们更深入地讨论起来。先讨论诗人海地的这《老树》一诗,抒写的算不算是一种慈悲情怀?继而,延伸到讨论放生、吃素等,算不算是慈悲情怀?

何谓慈悲呢?在梵语里,慈是“予乐”,悲是“拔苦”。就是说,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知其苦,感同身受,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海地的《老树》一诗,就以直白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抒写着这种拔苦予乐、怜悯众生的慈悲情怀。他写道:“门前/一棵快要倒下的老树/我想再一次拯救它/用钢管撑起它沉重的头颅/用水泥填补它空洞的胸膛”。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这树,“保持站立的姿势,并且/能抵抗自然的雷、电、风/能作为老树的形象和我们站在一起”。的确,只要我们都有那样的慈悲情怀,当我们用心生活着时,多少事物就会像那一棵老树一样,在我们的关爱下和我们长久站在一起。这不只是对这树的同情与怜悯,而是对“生命”的慈悲,拔除其苦,给予快乐和希望。

那么,换过一种语境,我们不再从禅学角度而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说事,那就是爱心,我们常说,“爱让我们无所不能”,如果我们都有像诗人那样的爱心,那老树一定会长久不倒,和我们长久站在一起,甚至像诗人所希望的那样,“百年以后/它还活着,我的后代/为它再撑起一根钢管”。

所以,讨论的结果是:海地这诗有爱心,有悲悯情怀、慈悲情怀。一首诗,能写出这样的情怀,就有它存在和流传的价值,我们选了它,尽管这一组诗都写“死亡”,我们却希望在其中读出“悲悯”。(少木森)

 

 

 

 

门前

一棵快要倒下的老树

我想再一次拯救它

用钢管撑起它沉重的头颅

用水泥填补它空洞的胸膛

但请原谅,我

无法让它再重新长出绿油油的发丝

也无法改变它布满皱纹的脸颊

 

只能让它继续保持呼吸

保持站立的姿势,并且

能抵抗自然的雷、电、风

能作为老树的形象和我们站在一起

 

我希望,百年以后

它还活着,我的后代

为它再撑起一根钢管

 

 

 

 

在星光下

鱼开始死亡,真的

这池塘到处都是星光的余晖

但鱼还是死了

每一次微热的风吹过

我希望奇迹能出现

那怕有一条鱼为我转身

 

池塘一片死寂的沉默

总有一些鱼

它们无法看见明天早晨的太阳

 

 

离你多近才算远

 

这些年,你一直在引诱我

走向奈何桥的台阶

而我一直在拒绝你的牵手

试图和你逆向而行

 

确实很难,有几次

我几乎踩到台阶的边沿

也差一点跌倒在桥的怀里

我已经听见桥上的雨声

可我又一次挣扎,挣扎

终于又一次逃离了你设置的陷阱

 

我不知道,往后

离你多近才算远离

 

 

每一个海螺里都藏着一个大海

 

我童年的时候

从宋家溇到安昌的水路

有一艘从黎明始发的船

它起航的号令是一只海螺发出的

呜、呜的长音,方圆几里都能听见

那时,我非常崇拜吹号的船工

他手上的海螺,能惊醒沉睡的乡村

 

有一次,我在船上抚摸这只海螺

我想吹响它,但我

吹不出任何声音,船工说

海螺来自大海沉睡的深处

你要用力吹,它才能苏醒

但我终究无法吹醒海螺

那时,我不懂得每个海螺里

都藏着一个大海遥远的故乡

每一次呜、呜的悲戚呼唤

都是撕心裂肺对故乡的思念

 

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浪迹天涯

可在黎明的时候,我的耳旁

仿佛又会听见故乡海螺吹响的声音

 

                     原载于《星河》2016年秋季卷

 

作者简介:海地,原名王勤郎。浙江杭州人。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国内著名集团公司。多次参加全国性诗歌大赛获奖。作品发表于各报刊及文学网刊。有作品入选多个诗歌年选、精选集。

 

    个人诗观:坐于诗的对面,独自与时光一起发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