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展示(25)张金烈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5年选张金烈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五峰山与东山寺》(六首)
张金烈这一组诗的每一首基本都是这么写的,都在俗常的文字和见惯的景象中,创造出了一番新鲜感来,吸引着读者与他一道去对一些俗常的景物做一种“蓦然回首”式的发现、审美与思悟。这不由让我想起文学史上有一首字淡意浓小诗:“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这俗常的文字,竟然如此让人津津乐道,其实符合的是人的审美心理、审美规律。人的审美往往是这样的——贴近了,看多看惯了,就产生审美疲倦,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等到与它拉开一定距离,从远处看,哪怕匆匆一瞄,也就发现了它的美,如在画中,如在诗中,就如一段让人回忆的生活忽然地萦绕如在心尖柔软的地方。
张金烈是不是引导着读者与惯常景物拉开一种距离来看这惯常景物才创造出另一番新鲜感呢?我面对他的诗反复琢磨着!(少木森)
五峰山的落雨
来的已经到来,如同突降一场雨
去的还没有离去,只是加快脚步
从一片红尘赶往另外一片红尘
五峰山三晴两雨例行把天地清洗
让草木更翠绿,为花朵更艳丽
从古至今已成习惯,还需说什么
五座山峰内心宁谧而世界和谐
小虫正在练嗓,小鸟正在练飞翔
匆匆地蜿蜒一条路逃离了现场
一场雨把天籁洒落在了五峰山上
五峰山的灯盏
尘土飞扬,摸着自己的心走在路上
一座城市在风中眯缝着小眼睛
一小片净地兀自静立,比老城更老
漩涡里的微澜,一圈一圈画圆
五千年没变,把寂静画得多么清澈
春夏秋冬四本书打开一直没有合上
手中花落又花开,心里春去春又回
蝴蝶蜻蜓每年都不是往年那一只
五座山峰亮着珍惜和感恩两个灯盏
白天太阳一盏,夜晚一盏明月
喧嚣在梦外,虫鸣和露珠就在梦里
五峰山的明净
站立着,其高度,并不是威严地耸立
身边的春天,刚好绿,刚好绽开花朵
自己的头颅摇一摇,里里外外没有雾
头颅之上,湛蓝了几千年的天空
还是那样,蓝得纯粹蓝得只有五峰山
广袤无垠的心,能够聆听到日月梵音
五座山峰相互亲密又相互亲密地砥砺
立地为佛一方土地就成为今古净地
只要风出自心上的寂静,就是木鱼声
只要雨落地依然是心跳,就叫做甘霖
只要土地年年生长玉米大豆红薯高粱
再高的红尘不过万丈,在五峰山之外
几条小路只是上山不时俯首不时仰视
仿佛惊叹一声还是下山汇入蚂蚁的海
只有五座山峰借几千年后的孤独入怀
头枕露珠入眠,从梦里醒来虫声鸟鸣
山上一株株小花打开心里的阳光灿烂
山上一棵棵小草说出自己内心的绿色
东山寺的黄昏
飞回巢窠,一只鸟摇晃途中
回归寂静,路变得比出门时陡峭
翅膀已经飞翔在虚无里
一滴墨,渐渐从心上漾开波澜
一盏灯还没有亮之前
东山寺打算一点点把暮色加深
心跳的频率如同斑斑驳驳的鸟鸣
山下那个在荷塘里站立太久的人
一遍又一遍写经书在荷叶上
仿佛将一滴泪一千遍一万遍净化
零乱的内心需要时间来收拾
木鱼敲响的时候,露珠剔透晶莹
东山寺的早晨
像打磨玉器,打磨一生热爱的汉字
要多长时间汉字才能发出本来光芒
东山寺破陋如筛,一豆灯光
漏出密密麻麻的闪亮的针尖
针尖上跳舞的人已不是欲望可以近身
夜色辽阔无边,肉身就不知疼痛
汉字一笔一划的火焰冶炼身心
心感知不到冷,世界就永远是春天
一棵柏树雷火要了半边身躯
依然独臂高擎一簇启示生命的绿色
另一棵已经秃顶,敲木鱼的那人
刀样的目光常从柏树的心上读到经文
作者简介:张金烈,1958年9月生,苗族,公务员,贵州省道真自治县人。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山花》《民族文学》《中国散文诗刊》《河北诗人》《华夏诗刊》《关雎爱情诗刊》《贵州诗人》《中国草根》《大风诗刊》《望月文学》等报刊,入选《经典短诗.当代方阵》《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心中的桃花源》《最美的风景》《2014诗品短诗两百家》《2015中国诗歌》《中国当代生态诗选》等诗文集。出版个人诗集《雨中道真》,执行主编中国诗歌地理《道真九人诗选》。
全书索引——链接:
001
001
007
012
018
022
026
031
034
037
040
043
047
050
053
057
061
065
070
072
078
081
084
089
093
096
099
103
106
110
115
119
123
127
131
133
137
142
146
149
152
156
159
162
166
170
173
177
180
184
190
192
195
199
203
208
212
215
218
22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