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展示(23)阿土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5年选阿土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稿手记:如果要选一二个词来说诗人阿土这组诗的话,我选这样的词:“清凉安宁”。读这诗,如同跟着诗人上了观音山,这里走走,那儿看看,一步步走来,似随性却庄重。而文字却走了个反向,虽庄重却随性,让读者感受到见寺礼佛时,不是一种惶恐肃穆,而是一种特有的清寂平和。“观音山上,我不为聆听神话/随愿而来,我只为净瓶里/欲落未落的水珠,是否可见/逝去的一切和破碎的欲望/然后,爇一炷佛香,听不语的观音/以微笑滤清我的浑浊”(《观音山》)。
这不是一般香客所能做到的。一般香客此来,往往是来求菩萨保佑、求佛赐福的,而诗人阿土如此见寺礼佛,无疑是修炼内心。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正以一个虔敬信道者的心态来“见佛礼佛”,而不是以一个把实惠、利得做为标的香客心态来“拜佛求佛”。所以,他说:“去普渡溪/我不为受抑的灵魂寻找渡口/不为对岸是否有接引的手/哗哗欢动的水流/洗我顿失世俗的念头”(《普渡溪》)。走在佛缘路上,他又说:“佛在路上/繁茂的林木或者野草/皆可给我当头一喝/……/在佛缘路上/有一只手从无明处将我牵出”(《佛缘路》)。以一个真正信道者的理性自适来对待这山、这寺、这佛,那些寺庙的景与事,很多就完成不同了,读这诗就会被导入佛界禅境,不仅让你有阅读的快感,还在了修心静心的清凉。(少木森)
观音山
我来,不为这座山的名气
是否它的影响正日益阔大
令人激动不已的佛光
金色的声音,哔剥鲜明,如旗
佛慈容依旧,异常平静
目光所及处万花齐鸣,草木虔诚
在头顶与合十的手掌之上
神秘的流霞涌动
拔走四肢百骸的痛
观音山上,我不为聆听神话
随愿而来,我只为净瓶里
欲落未落的水珠,是否可见
逝去的一切和破碎的欲望
然后,爇一炷佛香,听不语的观音
以微笑滤清我的浑浊
普渡溪
水是众生的水
佛是众生的佛
一条脱离生死的溪流
渡或是不渡都不改清澈
不改哺育生命的心
去普渡溪
我不为受抑的灵魂寻找渡口
不为对岸是否有接引的手
哗哗欢动的水流
洗我顿失世俗的念头
或许,我们都是被风吹下的叶子
被迷惑或诱惑打磨得轻浮不堪
在炫耀中丢失了祖传的家产
人都有被困的时候,我只想弄清
哪种方式最易找回自己
水是众生的水
佛是众生的佛
普渡溪里,是水是佛
在一路的行走中告诉我
看清粗陋的本性
便不再有得,也不再失落
佛缘路
晨钟暮鼓之外
掸去浮尘
不听扰耳的喧闹
一心只待缘字了了
佛在路上
繁茂的林木或者野草
皆可给我当头一喝
给曲曲折折的石头染上不同的色
是鸟鸣噙走了我心中的忧虑
还是原始的花朵照亮了我的思索
在佛缘路上
有一只手从无明处将我牵出
感恩湖
观音寺前
三百多年的传说
在湖里静而有音,漪却无形
感恩湖里
在承受与布施之间
爱如水相隔,却血脉相通
我立于湖畔
依寺向湖,一片无形的水
一颗无执的心,向善,向美
原载《曹溪水》2015年第2期总54期
作者简介:阿土,本名庄汉东,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人民文学/国学/延河/读者/青年文摘/文化博览/雨花/北方文学/草原/飞天/四川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西北军事文学/青海湖》等刊。获过国家、省、市各种文学奖多次,入选《21世纪散文年选》《21世纪散文诗排行榜》《新课标·天天阅读》等百余个选本。有散文集《有一种距离叫遗忘》,诗集《诗意故里·绝色新沂》、《绝句那么美》、《读木识草》(台湾版)等。
个人诗观:诗为心声,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心事。写诗不应该为了某种功利作为目的,不张扬,不冷漠,以心为本,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即可。
全书索引——链接:
001
001
007
012
018
022
026
031
034
037
040
043
047
050
053
057
061
065
070
072
078
081
084
089
093
096
099
103
106
110
115
119
123
127
131
133
137
142
146
149
152
156
159
162
166
170
173
177
180
184
190
192
195
199
203
208
212
215
218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