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21)——

(2016-02-11 06:31:54)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文化

佛学

杂谈

分类: 文化随笔

《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21)——

  链接:征稿启事       圆满截稿

《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21)——

 

 少木森《龙海听禅》读稿手记:文坛诗界中,一直流传着一种惯性的理论,认为愤怒出诗人。的确如此,若没有慷慨悲歌的激昂,就写不出振奋人心的笑傲;若没有忧国虞民的悲愁,就抒发不出痛彻心扉的沉郁。然而,还有一种朴素的情感,也可以让人为之缠绵倾吐,一歌而快,这,就是情切意真的故园眷恋。

    读少木森老师写他老家的诗,便总能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十分鲜明的故园情怀和芬芳馥郁的乡野幽思。这种情怀细腻、委婉,温暖如玉,让人读之心绪微澜,如清风拂面,如醇酒入口,不禁为他那种深沉、炽烈的赤子之情,油然而生感动。而那清雅淡然的乡野幽思,也给他的诗歌融入了一些淡淡的禅意美韵。

    少木森老师曾经有一篇解释关于禅意诗的文章,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有禅之“禅意诗”,另一种是无禅之“禅意诗”。有禅之诗,一目了然,形象色彩鲜明,似乎就是带着禅的标签而创作的;无禅之诗正相反,未言禅,而禅味十足,化有形为无形,这其实正如禅家之最上乘,达于无相。两者形质虽然各有千秋,但后者显然略胜一筹。

    少木森老师的这组诗就属于后者,它有两个特色,而这两者正可以诠释少木森老师的禅意诗的亮丽质地。从整体上看,诗句的细线条勾勒和白描,占据了整个画面,局部细节则被显微且变得突出。这细节里面包含着时空,包含着诗人内心情愫和诗人的思悟,读者才会被其吸引着,跟着诗人往诗句投注情感。如《鸟窝》中细节丰富、情感起伏,尔后来上这句:“命运如此偶然,我原先/并没有想到。”这是点睛之笔,起伏过后,哲理性的思索,带着平静的叙述,会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造境体验:禅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还有另一个给人印象深刻之处,让人无法绕开,就是诗句中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一些树/有充分的理由述说苦难。”“做为一个游人,我/看看瀛弱的树,看看/满园衍生的白蚁,拍拍照/想留住一些什么,就是/不忍心说出怜惜和悲悯。”人的悲悯和良善,不但使诗句富于高贵,而且更加彰显了人性的崇高和丰满。

    读少木森老师的诗是一种享受,享受它的宁静、深邃和博爱。而这些,全都是禅的分子。透过它们,你自然会感到诗人那敏感、丰富而灼热的心灵。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在故乡和心灵之间,连接着一个生生不息的母题,它正通过辽远悠然的诗句,被不断地讴吟、激扬着。孙欲言

《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