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11)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文化杂谈 |
分类: 文化随笔 |
读刘小云的这一组诗,似乎都应该这样读,这样用心理解释去体验与体悟,就读出了其诗心与禅意。
在《带电的小草》一诗里,诗人叙述“杨树与秋风交谈——关于鸟巢的主题”,叙述“蝴蝶起舞、油菜花黄金”,“山雀在头顶唱了一整天”,营造出了清新的诗情画意,而后怀想“故乡的青草”“抱着月光入眠”。于是,顺理成章地推出“虚怀若谷的星空下,我只愿做一株小草”。诗,就这样完成了,也颇有感染力。可是,诗人说他要做的“一株小草”是“带电”的。
为什么“带电”,我没有弄懂,但几次我读到这里,都会特别地再读一遍,然后觉得好像就是应该“带电”,要改了这“带电”二字,诗还真像是淡了许多,甚至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有时,诗就是这样,没有搞懂,却想读,这就是诗的意义,就是诗作为文字艺术的意义吧?禅意诗,可能尤其如此。所以,对黑马这诗多品读几遍,多沉吟一会儿,或许对解读、思悟禅意诗有别样的意义!
黑马的这组诗,就这样——因为“带电小草”这个意象,被耽搁了许久,最终又因为“带电小草”这个意象而入选了。这——“带电小草”呀!
当然,黑马这诗可读之处还不少,《在春天低语的人》一起句就说:“在春天低语的人,一定很谦虚/外表在尘世中走动/内心有一颗干净超凡脱俗的心”。诗句干净清新,诗心禅意尽显。《19层》说:“我坐在19层高楼之上/远离人间//我仿佛一个迷惘的旅人/灯下写诗”。这种“脱离现实,远离人间”的写诗状态,似乎迷惘,也似乎超脱。对这状态或褒或贬,或不褒也不贬,似乎都行——也不过就是写诗而已,也不过就是一点诗情禅意而已呀!(少木森)
毕子祥还说:“木槿花,这朝开夕落的花/不仅闻了道,而且显然悟了道/得了道,甚至就是道的本身”。于是乎,“大道不称——木槿的导管筛管里/奔流着潺潺的银河水和滚滚的太阳潮/奔流着我们豁然的懵懂、清醒的混沌/粉紫的木槿花笑而不语/石头张开了悟的眼睛/
复又陷入昏沉的酣眠”。
读他如此“观参”木槿的诗句,自然让我想起自已早些年也写的《观朝槿》:“花序,编成一串念珠 /被一只枯瘦的手捏着 /拨动一下 /你的歌便年迈多了// 几许浮云,几许凉风 /从你头顶掠过 /山前旧日 /雨儿三二滴 //临风听暮蝉 /绝域苍茫”。把这诗列在此对读,可否说明——对禅与道的参悟,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法门,禅意诗的写法,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性?
毕子祥的另二首诗,都写“青春”,他比喻精准,述说生动,感慨深沉,有较好的可读性,也颇有哲味与禅意。再说,朝槿与青春形成对比与隐喻,也颇具禅意。(少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