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6)

(2015-11-05 06:34:39)
标签:

佛学

少木森

禅意诗

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化随笔
《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6)

              链接:征稿启事

《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6)—— 

孙欲言《禅思二首》读稿手记:读孙欲言这诗,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网争”。当时,有几位网友对我贴出一系列的“禅意诗”吐槽,他们认为,既然是“禅意诗”、“禅诗”,那就应该有“佛”、“禅”的名词、术语或环境等。我当时解释说,禅意诗要的是写出“禅的意味”,而不一定是禅的名词与术语等。我举了王维《辛夷坞》来说明这个问题:“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咏物诗,更是经典的禅意诗,诗中表现的是一种万物自得自安的状态,体现了王维诗的禅意。这个说法网友接受了,于是“网争”平息。

不过,我有时也是很想用佛、禅的名词与术语来写禅意诗,来写禅意的,比如,我写过《古莲的传说》:“他/一切皆空的和尚/顷血/浇醒寂寐千年的灵魂/为花//然后圆寂/笑意写在脸上/映一池红莲如炬//这其实只是一种传说/事实是/荷花不开/他溘然西去//又该是敲木鱼的时候了/阳光响亮的西天/又深又远”。应该说,这诗用了一些佛禅名词、术语,更是用了佛禅的“语境”而写出了一点禅意。但我这样写的“禅意诗”较少。孙欲言则不同,他几乎都这样写,整首诗里堆积了诸多佛禅名词、术语,创造了一种特有的佛禅语境,却仍然体现出较为浓郁的诗情,这颇难得。

孙欲言的这组诗,可以读出其对“缘起性空说”的感悟与诠释。最基本的缘起说,应该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又可说“一切生法皆是灭法"。读孙欲言的诗,能读出说明缘起的意味。(少木森)

  

 胡有琪《观荷与偈佛》读稿手记:胡有琪写道:“一朵莲没有引起我的微笑/看见一塘莲花捂着嘴窃窃私语时/我似懂非懂/也露出了微笑”(《观荷记》)。这让我想起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的一句话:“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来的那样深的思想。”真是这样吗?一朵花在诗人眼中、在禅者心中唤起的是“不能用眼泪表达出来的那样深的思想”。没有关系,诗人还是要表达它的,而且还要尽量表达好!那就“不用眼泪表达”,而用微笑来表达呀——拈花一笑,意味无穷!

所以嘛,这一微笑,比思想深刻,比理性深沉。诗人写花,而写出禅意,自然就不仅仅像平常人一样停留在审美趣味层面,而且还接通思想,与信仰、灵魂等精神因素相关。 “一朵花打开了我封闭的眼睛/尘世瞬间绽放//那朵花就是我的灵山/我的微笑开始一路拜佛问道/ 听花香撞钟//有一种觉醒穿越山水”(《对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果我们的眼界里只是绿水青山,只是虫鸟花木,没有过份的、奢侈的欲望,我们就会时常微笑,就会认命安命,就会时光静美,安之若素——这恐怕就是禅意诗人们写禅意诗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所有人读禅意诗的意义所在!(少木森)

 

邹晓慧《让风打开禅卷》读稿手记:邹晓慧的诗行里,隐现着浓烈的情感,爱与恨交织着,因此感人,甚至应该说是抓人,或曰:“揪人”。这本来不是“禅意诗”抒写的“长项”,或者说,禅意诗不应该被情感纠缠着,更不应该是“感情受伤后的抒情与宣泄”。

然而,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倘若诗人能把浓烈的情感恰如其分地抒发与宣泄,使自己对“此情”终于“释然”、“豁然”,那何尝不是“禅意”,那样的诗,怎能不是“禅意诗”呢?

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一文中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邹晓慧这样说:“当我们安静下来/很容易看清孤独的自已/忧愁不必预留/ 不必测算/无须理解/决无须再说什么/天涯到处都是伤心事”(《安》)。她知道,天下一定有伤心事,那就看自己如果对待、处理这伤心事了。她接着说:“如果思想再深入点/就能看到这世道的疼痛/这世上是不是有一种叫空的东西/一切烦恼都不是烦恼/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安》)。这不就是丰子恺先生所说的静心和释然吗?这就接近禅了。邹晓慧甚至再进一步,说:“如果能从俗世里拿掉/ 污尘,做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把所有的虚名浮利倒空/把所有的陈词滥倒空/让天空装满花色、松月、鸟语、星光---- /从安静中找到回声,从回声里找到幸福”(《让天空装满花色》)。这诗句虽愁伤却温情,其落寞的背后是平和。这便是接近丰子恺先生所说的喜悦了,接近禅了!(少木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