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诗2015年度选》读稿手记(1)
胡平:《禅意组诗》选稿手记:胡平这六首诗的共同点是空灵、有禅意和禅的机趣,读起来就有趣、有味,可反复细读。每首诗又各有特点,不重复,不呆滞,犹如活水续流,点滴皆新。比如《空》,妙在其构思和语言。经他巧妙构思和机智的语言运用,把一个“并无新意”的话题,演绎出了“一种语言的新意”,出人意料,别出心裁,且语意单纯而又丰饶。再比如《钥匙》,细节富有生活气息,生动自如,气韵流畅,又出人意表,让人在它面前驻足沉吟,而后嫣然一笑。那一笑,便是思悟,便是禅意。
向天笑:《玻璃花房》读稿手记:“全世界的人怎么都视若无睹呢/其实,天地之间就是巨大的玻璃花房”(《玻璃花房》)。是的,我们真是生活在一个玻璃房屋中,这个“玻璃房屋”被称为科学,或曰:科学思维。这个玻璃房屋透着光,使我们看清了许多东西。于是,我们以为我们把世界全都看清了,我们自信地断言:世界就是这么回事!
可我们想过没有?科学和科学思维以外,是不是还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理解和把握的东西呢?我们不是还有“艺术思维”,还有“玄思”,还有“禅式思维”吗?请相信,用这几种思维观想事物,事物呈现的就是另一番纷纭景象。所以,我们很需要知道,“天地”这个大“玻璃花房”之外到底还有什么?这也许就是向天笑的这组诗特别撼动我的地方,也是它引发读者禅思、禅意的地方。
李明月:《我领略了些许的空》读稿手记:好一阵子,诗评家评诗直接指“陌生化”、“陌生感”为诗的新意。换一句话说,这类诗评往往把“陌生化”、“陌生感”与“新意”直接划了个等号。于是,由此催生出了许多刻意制造“陌生化”、“陌生感”的诗句和诗人。
相信李明月的这六首诗给不少人一定的“陌生感”,但我也相信李明月并不是刻意制造“陌生感”的。她的诗,往往由于“有新颖、奇特的感觉,由感觉而催发想象,与外物拉开审美距离,创造一个独立自足的诗意空间。诗从似走向不似,又由不似回归本质意义上的似。”于是,产生了“陌生感”,产生了新意。
李明月的那些新颖、奇特的感觉,来源于她修行的“力道”。用她的话说,她“把写诗作为修行,借以提高自身的内在境界与生命的责任感。”修行“力道”的到位,内在境界的提升,也就使其想象力、距离感、空间感,不同凡响。于是,举手投足,开言落笔,尽与人不同,有新意,有禅意,让你感到“陌生化”,又让你感到熟稔与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