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分

标签:
文化少木森文化随笔缘分作者 |
分类: 杂拌儿 |
少木森
原发《福建文学》2006年9期的一篇写泉州藉古人李卓吾的散文《知癫》,2011年恰好被一家报纸转载了,于是符合“逢时杯”2011年度海内外散文大赛征稿要求,就应征了。承蒙评委抬爱,获了一等奖。2012年度,该奖限定为反映孔子、孔庙(文庙)与儒家文化和反映孝道的散文,原发《福建文学》2002年5期的《圣贤的另类解读》,又恰好符合征稿要求,就把修订版《两般读圣贤》再次投给“逢时杯”,又蒙错爱,获得了一等奖。
看来,与“逢时杯”、与《福建文学》、与泉州真是有缘,有深缘,我得惜缘啊!
还有一个缘分是,与此奖同时颁奖的还有《福建日报》的“逢时杯”新人新作奖。而我其实是这《福建日报》的老新人呀!1992年,我也获得过《福建日报》的新人新作奖。老新人和新新人欢聚一堂,也是难得的缘分啊!也得深惜!
一等奖
黄水成的《孔庙的断面》
吴晓川的《曲阜寻仲尼》
郑简的《夫子如是说》
钟红英的《孔子的目光》
二等奖
李淑菲的《孔庙的古柏》
李集彬的《理想国》
唐颐的《海滨邹鲁的文脉之舟》
杨晋林的《我与颜回晚白头》
运涛的《最特殊的文庙》
三等奖
李文毅的《孔子
张恒的《乡愁一曲府文庙》
张绿山的《泮宫芹藻春迟》
许一跃的《孔子见南子》
刘宏伟的《一辈看一辈》
一等奖
向迅的《红树林的境界》
少木森的《知癫》
傅翔的《仙乐飘飘话刺桐》
吴芸的《花事·闽南》
小楼的《刺桐,火红一座城市的名字》
郑剑文的《夕阳落在小山丛竹边》
二等奖
何况的《凭吊唐学士韩偓墓》
萧春雷的《永春普济寺与弘一法师》
怡霖的《刺桐之魅》
郑简的《另一个晋江》
三等奖
曾纪鑫的《茶山茶人茶情》
文净的《夏日的云河谷》
叶荣宗的《岱仙赏竹》
吴晓川的《一林风月伴高僧》
张晴雯的《豆蔻青瓷》
璎洛的《青瓷是一种女子》
李凌的《梦里也曾到安平》
廖杏子的《在花木中澄明》
曾明路的《山音风彩》
《泉州晚报》报导——
海内外作家携手弘扬儒家文化。
本次海内外散文奖征文主题限定为反映孔子、孔庙(文庙)与儒家文化和反映孝道的散文(含散文诗)作品,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作家参赛。
此次征文活动颁奖活动由福建省作家协会、市文广新局、市文联、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晋江市文化馆、泉州市孔子学会、泉州市作家协会、菲律宾博览堂、菲律宾华美集团、菲律宾中国华东联谊总会等单位及团体联办。
2012年度泉州文学奖评出
2012年度泉州文学奖由泉州市文联、泉州市作家协会等主办。评奖范围限定为泉州市作家(含在泉州工作、生活的异地作家)于2012年度在各种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作品或中国内地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文学书籍方能报评,题材、体裁不限。
经评选,《蝴蝶飞走了》(中篇小说,作者:王炜炜)、《村子里的那些人和事》(散文·外二题,作者:曹淑风)、《微生物》(散文,作者:连江水)、《一辈子在这里》(报告文学,作者:寇婉琼)、《被风吹远的南音》(组诗,作者:陈志传)、《北纬26度以南》(外七首,作者:张晓坤)、《牌局》(外六首,作者:陈功)、《作二的诗》(四首,作者:陈作二)、《新娘,消失了》(中篇小说,作者:刘君霞)、《伤逝》(散文,作者:魏艳琳)等10篇获奖。
据悉,自2008年起,菲律宾华美集团董事长、祖籍福建泉州的菲华爱国实业家庄永泉先生资助,并以其先尊庄逢时老先生之名冠杯名的“逢时杯”征文活动。第七届《福建日报》新人新作奖同时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