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读了一回福建的儿童文学

标签:
少木森读书儿童文学文化 |
分类: 杂拌儿 |
1、小山《一个箱子和另一个箱子》(童话)
儿童文学写作一个非常难把握的事,就是要么故作姿态,要“教育”、“感化”孩子,要么玩弄玄虚,要“吸引”、“引诱”儿童。能在单纯中寄寓着感情和思想,于稚拙里透露出深刻与美,这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功力。小山的《一个箱子和另一个箱子》就是一篇在质朴叙事中自然表达出艺术深度的作品,一篇很见作家写作童话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高度的优秀作品。
2、王清铭《半瓶阳光》(散文)
女儿捉阳光,让人看到或者呼吁着童心的回归。文字清新,童趣天成,读之忍禁不住一笑,低头细想,“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的点题恰到好处,让人回味绵长。
3、李集彬《树木在身体里生长》(散文)
构思新颖,文笔细腻,有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的质感。同时,作者把散文当诗歌来写,写得新颖出奇,也很有诗意,其中还充满着童真童趣,让人深受感染。
4、尘陨《问童年》(组诗)
想象力丰富,语言纯净,诗情浓郁,有天真的意趣,童心童趣触手可及,是难得的好诗。
5、蔡芳本《土房的月光》(散文)
视角独特——用孩童的眼光去看月光。月光是什么呢?就引发了一连串奇思妙想,让我们读到孩子眼睛的清澈、一尘不染,读到了孩子的心灵的纯真和他们心中世界的神奇可爱。土楼与土楼里的生活因此被染上了许多天真而美丽的色调。
6、潘云贵《怪兽女孩》(童话)
小清新、小婉约、小情调,文字功力较好,人物心理活动把握较好,有可读性,可算是不错的童话作品
该作者另一篇《远去的墨香》(散文)
7、赖全平《山上有座庙》(散文)
选取了一个好的写作角度,孩子与两位有出世情怀的老人在山上的庙里度过童年,孩子心灵是这样纯洁,一切发乎天然至情,五个愿望质朴而有感染力,而且意味十足。文笔老练纯熟,字里行间渗透着意味深长的情愫,避免了浮华、烦躁以及做作的伤感。整篇文章显得空灵而有禅意。
8、唐翠云《偷音乐会的女巫》(童话)
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隐喻”故事,适合“儿童与成人共同阅读”,所提供一种隐喻,让人回味与沉思,体现的是文化人的文化良知。
故事好读,文笔纯熟。
9、王君心《猫先生的影子酒》、《萤火虫之约》(童话)
借助童话世界,抒写人情人性,写法独特,“影子”、“田野”便是人的生活的缩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爱恋与思考。
写法上是总体上浪漫魔幻,细节处精雕细刻的,使文章有可读性和感染力,也为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10、陈天中《小偷捉警察》(童话)
语言幽默有趣,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可读性较强。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并切入人性主题,挖掘也较深,向读者提供了一些思考与慨叹,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童话小说。
该作者另一篇《剪瀑布的女巫》(童话)
选取了一个极有意义的主题:人类与水。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个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虽然行文稍嫌直白,但仍不乏其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11、任军《春天的翅膀》(组诗)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表现孩子心中的那份款款的温暖和喜悦。诗境中晃动着的诗人的身影质朴、可亲。
13、张志强《老鼠曲奇和雷顿博士的善良水》(童话)
编了个不错的故事来诠释“善良”理念,有一定的可读性,适合儿童阅读。
14、林采薇《一位小学生的写作史》(文集)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作文指导书,又颇有文学性,所以,称为儿童文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集子中可见作者纯真的情愫,流畅而颇精采的文笔,还可从文章的背后窥见学校老师们指导作文的精心,以及方法的得当。同时,由于作者的父亲是一位作家,这作家亲自撰写的导读,更是既在行、又深情,有特别指导意义和感染力。
15、柯国伟《燕君同学》(散文)
青春期朦胧心态刻画较为到位,文字颇有美感。
16、乔梅《虫儿和银河》(散文)
生活在衍进着,童心童趣在褪化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以符合儿童认知的方式探讨这问题,颇有意味。
17、林哲《阿姐鼓》(散文)
在质朴平易中就悄悄地带出淡淡的愁,以及一些沧桑的色调,颇感人。
18、陈德进《飞走的美人鱼》(童话)
虽然构思较一般,但直击人性,表达了一种思考,在叙事中就悄悄地带出哲理,有可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