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几个获奖作品展》之二

标签:
少木森获奖征文文化 |
分类: 2012以来获奖作品 |
《2012年——几个获奖作品展》之二
2、《上帝的迷惘》在中外名流交流会、北京儒博文化艺术院组织的“读者最喜欢的作品奖”和“读者认为最好的作品奖”中两度获奖,即继2011年获得“读者认为最好的小小说奖”之后,2012年春再次获得“读者最喜欢的小品文奖”。(注:一起获得“读者最喜欢的小品文奖”的是林非的《话说知音》,而获得“读者认为最好的小品文奖”的是张庆和的《问候心情》。)
————————————————
《上帝的迷惘》
少木森
那蔚蓝蔚蓝的童话的天空里肯定住着智慧的、无所不能的上帝。据老格林说,有那么一天,上帝到人间旅游,他疲倦了,想找一个住处,在路边有两所房子,一所又大又漂亮,住着富人;一所又小又破旧,是穷人的。他想到漂亮的房子里去过夜,就敲富人家的门,富人打开窗户,看见上帝的穿着朴素,不像有钱人,就说没有地方留外人住宿。上帝于是去敲穷人家的门,穷人马上打开小门,请他进去,拿出他们所有的东西,如煮山芋、羊奶等,请客人一起吃,穷人夫妻还把自己的床让出给客人睡,他们铺上草睡在地上。
上帝非常感慨地发现了自己造物的不公平,让品德高尚的人受了穷,而品德恶劣的人享受了富贵。回到天堂后,他还生了自己好一阵子气,然后他把“创造之手”轻轻一翻,天底下的贫富状况立刻反转了,比如富人们走私贩假的,犯了事,抄了家,罚了没;炒股做期货的,血本无归;子孙不争气的,败坏了家业。总之,所有富人都变成了穷人。而穷人中奖的、炒股的都发了横财;走私的、造假售假的也大量出现,一路顺风顺水;总之,所有穷人都成了富人。
过了一段时间,上帝又到人间,这回他是巡视来了,他想看看那些新近富起来的富人是怎么接待他的。他同样看到了路边有两所房子,一所又大又漂亮,住着富人;一所又小又破旧,是穷人的。他想到漂亮的房子里去过夜,就敲这新富起来的富人家的门,富人打开窗户,同样因为看见上帝的穿着朴素,不像有钱人,就说没有地方留外人住宿。上帝于是去新穷下来的穷人家的门,穷人马上打开小门,同样请他进去,拿出他们所有的东西,如煮山芋、羊奶等,请客人一起吃,穷人夫妻还把自己的床让出给客人睡,他们铺上草睡在地上。
上帝十分生气,没等回到天堂就把“创造之手”一翻,又把所有穷人变成了富人,而把所有富人变成了穷人。然而,当他再度去求宿时,得到的还是与原先那两次一模一样的结果,上帝迷惘了,以他浩荡的智慧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最终只长长叹一口气,说:“钱,这个东西呀!”读童话的儿童对上帝的感叹很不以为然,告诉上帝应该说:“人,这个东西呀!”。
当然,除了童话的天空里活动着的上帝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永无也别想撞上上帝来你家求宿的,所以,我们谁都用不着当心上帝那“创造之手”会轻轻翻动一下,把我们变穷变富了,或者变成什么东西。你说,是吗?
人,这个东西呀!
——读《上帝的迷惘》
因暴雪被困家中,闲翻书,就成了最惬意的事。《杂文选刊》上,有一篇童话——《上帝的迷惘》(作者少木森),是一篇相关人性的佳文,实在是好看。
故事说的是,善良的上帝为了报答穷人的留宿之恩,惩罚富人恶劣品行,挥舞了他的“创造之手”,将富人变成了穷人,将穷人变成了富人,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然而,在他的“创造之手”翻转后,原来的穷人变成了富人,但原来的善良本性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变得同原来的富人一样“势利”了;而原来的富人变成穷人,却重拾回了善良。上帝迷茫了,感叹:“钱,这个东西呀!”。上帝是如此的单纯,它看到的是钱这个表象,竟然不了解了他创造的人。于是一个孩童替上帝叹出了“人,这个东西呀!”的人性本质。
关于人性,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三字经》开篇既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在古代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后又有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提出“人之初,性本恶”之论。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之初,性本无”之说,这种提法在争议中,也搞不清提出的是何人和时间了。
在人性问题上,相对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本无三种论说,我到是倾向于“性本无”之说的。
人初生为婴儿,原本一切应为空,无善亦无恶。随其生长,真空的身心,才在生理本能的基础上有了心理能力,才有了思想、意识,才会有后来的各自善与恶的趋向。
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在成长中,得以发扬光大。有点像育苗,别淋了歪风斜雨。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有点像养花,要不断去除枝杈腐叶,花儿才开的艳丽有形。其实,人性无论是空无,还是善恶,都是人自身的生存挣扎,都是为了如何继续繁衍下去的。
人性之善、恶,在当今社会中,却是如“变脸”般诡异神奇了许多。善与恶,一旦蒙上一层面纱,人们只能发出与上帝一样的感叹:这人,怎这样了啊!如果揭开面纱,人们也许会发出另一种声调:哦,这社会怎把人变成这样了啊?!
不知上帝有了如此教训,是否悔恨了自己的一时之念,在创世纪之时放过了人类的祖先,在世上繁衍了善与恶的种子。也不知上帝的“创造之手”需要在人的头上挥舞几个来回才会归还人的初始婴儿态。(本文选自杂文月刊)
哈!此作还被选入教辅材料,列出的几个问题,满有意思的,不过,估计我会答不好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拓展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上帝的迷惘
①那蔚蓝蔚蓝的童话的天空里肯定住着智慧的、无所不能的上帝。据老格林说,有那么一天,上帝到人间旅游,他疲倦了,想找一个住处。在路边有两所房子,一所又大又漂亮,住着富人;一所又小又破旧,是穷人的。他想到漂亮的房子里去过夜,就敲富人门。富人打开窗户,看见上帝穿着朴素,不像有钱人,就说没有地方留外人住宿。上帝于是就去敲穷人家门,穷人马上打开小门,请他进去,拿出他们所有的东西,如煮山芋、羊奶等,请客人一起吃,穷人夫妻还把自己的床让给客人睡,他们铺上草睡在地上。
②上帝非常感慨地发现了自己造物的不公平,让品德高尚的人受了穷,而让品德恶劣的人享受了富贵。回到天堂后,他把“创造之手”轻轻一翻,天底下的贫富状况立刻反转了。比如富人们走私贩假的,犯了事,抄了家,罚了款;炒股做期货的,血本无归;子孙不争气的,败坏了家业。总之,所有富人都变成了穷人。而穷人中奖的、炒股的都发了横财;走私的、造假售假的也一路顺风顺水。总之,所有穷人都成了富人。
③过了一段时间,上帝又到人间,这回他是巡视来了,他想看看那些新近富起来的富人是怎么接待他的。他同样看到了路边有两所房子,一所又大又漂亮,住着富人;一所又小又破旧,是穷人的。他想到漂亮的房子里去过夜,就敲这新富起来的富人家的门,富人打开窗户,同样因看见上帝穿着朴素,不像有钱人,就说没有地方留外人住宿。上帝于是去敲新穷下来的穷人家的门,穷人马上打开小门,同样请他进去,拿出他们所有的东西,如煮山芋、羊奶等,请客人一起吃,穷人夫妻还把自己的床让给客人睡,他们铺上草睡在地上。
④上帝十分生气,没等回到天堂就把“创造之手”一翻,又把所有穷人变成了富人,把所有富人变成了穷人。然而,当他再度去求宿时,得到的还是与原先那两次一模一样的结果。上帝迷惘了,以他超凡的智慧竟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最终长长地叹一口气,说:“钱,这个东西呀!”读童话的儿童对上帝的感叹很不以为然,告诉上帝应该说:“人,这个东西呀!”
⑤除了童话的天空里有活动的上帝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也别想撞上上帝来你家求宿的事儿。所以,我们谁都用不着当心上帝那“创造之手”会轻轻翻动一下,把我们变穷变富了,或者变成什么东西。你说,是吗?
12、上帝三次寄宿都受到了同样的境遇,这揭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上帝的迷惘”和“人,这个东西呀!”这两个标题,哪个更合适一些?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上帝长叹“钱,这个东西呀!”,儿童告诉上帝应该说“人”,这个东西呀!”,两句话各自含义是什么?你更同意谁的话?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读结尾,说说作者的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上帝第三次寄宿在内容上和前文一样,是不是重复?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