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志华诗手记

标签:
禅意诗十人选评述许志华文化 |
分类: 杂拌儿 |
《禅意诗十家》选稿之前,就比较经常地读许志华的诗,主要缘于陈柳傅兄的介绍,柳傅兄说:“要说把诗写出禅意的,在《潮》诗圈里,许志华肯定是突出的一个。”许志华的诗,多数语言清淡、平实,却有微妙的意蕴。以前,读过他一首“打水漂”的诗,印象很深。这次读他的《拖鞋》、《镜子》,一样印象深刻。
许志华的诗“来自生活”,也“来到生活”。就是说,他像是随手从生活中“拈”来了细节,“拈”来了诗;反过来,你还可以用他的诗直接用于生活——像他这么“诗意地生活”,或者说“仿效他那样诗意地生活”。
这样说吧!有些诗,是不能仿效的,只能品味、向往、仰视。比如,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再比如,柳宗元在“万径人踪灭”中,“独钓寒江雪”。如此等等,吾辈永远只能向往与仰视。而有些诗可以仿效,比如,“惟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对这一类诗句、诗意生活的仿效,我辈往往也只能“东施效颦”,因境界殊异也。
许志华所写的一些诗意的细节,比较贴近着我们,我们是可以直接效仿的,比如,“换上拖鞋,你想/把上午拖没/把下午也拖没/在没了的地方,/黑暗中/它们又安静地并坐一起。”再比如,打水漂、照镜子,等等。许志华,多数写得诗意、真切,而且可仿。
这样写诗,这样生活;或者倒过来说,这样生活,这样写诗,是一种诗意,也是一种禅意。
许志华,还比较善于写寂寞、清高,甚至是孤高。这是我以前读许志华的一种印象,选诗时就多注意他这一种倾向的诗。
《拖鞋》
换上拖鞋,房间就大了多了
换上拖鞋,像渡船的摆渡
来者来,去者去
把岸上的来和去渐渐地运空了
换上拖鞋,你想
把上午拖没,把下午也拖没
在没了的地方,黑暗中
它们又安静地并坐一起
《镜子》
注:贴出对泊音、玩偶和申儿三人的诗的手记后,总体反应还不错。看来这些我在选编《禅意诗十家》时写下的、用来提醒自已的一段段话,或许不妨让它们都亮一次相,使这个“读诗手记”总体完整。
除我自己的诗外,我共对九位作者的诗做了手记,将陆续贴出。这一次,公开贴出前,倒是比较认真地“修”过这手记,可能更接近“公开发表”的模式了。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诗作者和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