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木森禅意诗精选精读》选例之二
第一辑 纷纭众说
2.过
去(禅意诗)/少木森
掌灯——已不是盛大仪式
随手一按
一屋子光明
就是这么朴素
我就在灯下读书
读到
有人在风声里掌灯
那可是一幕盛大的风光
被留在过去
傅翔:掌灯就是禅
诗人少木森开灯夜读,读到“有人在风声里掌灯”,这是怎样的一幕“盛大的风光”,令诗人想起了过去,也想到了今天。一切已是时过境迁,过去那“盛大的仪式”“被留在过去”,如今早已是“随手一按”,就会带来“一屋子光明”,虽然“就是这么朴素”,但在字里行间,诗人更多的是无奈与感叹!诗意明了,可技巧却是如此娴熟!短短几句写尽了人情世象的转折与况味。
诗意从古(掌灯)开始,古是怀念,写今(开灯)是实,开灯是当下的现实,但诗人却在当下读到了古时的物事——掌灯,诗意又从今到古,并再生感慨,感叹那一幕盛大的风光被留在了过去。诗意的回环与转折极尽自然巧妙,从而让我们在时间面前自然驻足与停留。诗人写的是掌灯一事,看似简单,却充满了思辩与禅意,其中缘由全在于诗人的巧妙处理。
少木森这首短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只停留在怀念的情感,而是把这种情感处理在开灯夜读之中,这样,不仅开灯(行动)时有怀想,而且读书时也在怀想,因为书中正好“有人在风声中掌灯”,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而是诗人的匠心独具的体现。时空的交错因此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心理图景,这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禅意的境界。因为禅无处不在,特别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之中,掌灯就是禅。
与少木森聊天时,少木森时常谈到“人间禅意”、“生活禅意”。他的诗中的禅意,很少有禅的述语,确是从生活中“悟”得的“禅意”。

5.渴
望(禅意诗)/少木森
没有生命会终止渴望
而渴望
几时如秋凉
一点点
萧萧回旋在风中
最是这晚秋天气
忽闻
一片落叶弄声
是渴望
在寻找从春天走过时
那出发的地点么
一株秋葵算不算一个渴望
为哪一种心情消瘦在晚秋
低眉时
只觉不止这一株
应是一株一株
又一株又一株
渴望生长渴望开花渴望结果
渴望
生命的最后辉煌
一滴水的干涸
会让秋葵死亡么
一朵花的灿烂
会让秋葵再生么
风萧萧
渴望萧萧在晚秋
一株秋葵
开得纯粹
凋得纯粹
纯纯粹粹一株草
我渴望拒绝
在守望秋葵时
萌生
什么寻找家园的
渴望
或者
什么心灵的驿动
一株秋葵
纯纯粹粹的一株草
在晚秋风中
与渴望何关?
傅翔:秋葵的渴望与人的欲念
渴望是一种心情,特别是在压抑的瞬间,他渴望着一切。看见秋葵,他看见的是它的渴望,它“渴望生长渴望开花渴望结果∕渴望∕生命的最后辉煌”。当这一切在某一天都不可能时,或者当晚秋来临时,它便渴望“开得纯粹∕凋得纯粹”、“渴望拒绝”,特别是拒绝“在守望秋葵时∕萌生∕什么寻找家园的∕渴望∕或者∕什么心灵的驿动”。显然,诗人在这里复述的是一个人的渴望,他的一生的渴望。
渴望就是欲念,是人生的追求与欲望。当辉煌的渴望慢慢消退,随着萧萧的秋风来到中晚年,他便有了一种全新的思索与追求。他渴望着拒绝,渴望纯粹,渴望心灵的休憩与家园,不用说,这正是人生的写照,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欲望的写真。当我们的欲望成为一种理想与事业的代名词时,我们注定看到的都是渴望。
然而,渴望的不是秋葵,更不是一株草,而是人的意念与欲望。所以,诗人少木森说:“一株秋葵∕纯纯粹粹的一株草∕在晚秋风中∕与渴望何关?”这就是禅,正如禅宗里非常著名的“心动还是幡动”的公案一样,在禅看来,幡并没有动,动的是人心。同样,在这首诗里,草并没有欲望,正是因为人的欲望,人看见了草的欲望。一株秋葵是纯粹的,它只是草而已,与欲望无关。当人在草上看见了欲望,那何尝不是人生的欲念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