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拌儿 |
虚拟的暖意
少木森
据说,虫子教授有名言曰:“让网络归网络,让现实归现实”。语意十分明确:虚拟就是虚拟,你就让它永远那么虚拟着吧!
我是欣赏这名言的!可是,我违背了一回!从虚拟走向现实了(要了解这事,你得读附后的蝶衣君文《从虚拟走到现实》)。其实,先违背的恰是说这话的摇滚害虫自己,是他邀请我这个网友到南京理工大学给研究生做一个人文课题的报告,才有了值得纪念的丙戌狗年五月初九这一天与蝶衣君和渔夫的版聚。哈,蝶衣君把过程都叙述了,我不细说了。我贴一首诗吧!
听 雨
一掬清趣 几柄衰荷
醉过一些诗名
是否 醉过一尾池鱼
雨声听了千年 长长短短
终是零落之音 盈池
听雨时 最好读些听雨的诗
让一种虚拟的深远暖意 渗透
我们的生命和形只影单的灵魂
听雨 以一种温柔的孤独
醉人 如一樽风月
如果我们都醉了
谁还抱紧许多忧伤的诗句 呵护
我们彼此隐藏心底的一些什么
如我们 呵护这一塘碧荷的残影
这诗是旧作,当时还没有网络,生活里就远没有这么发达的虚拟空间,但我们有时候还是向往虚拟,想虚拟一下自己的,所以,我们“听雨”,我们“读书”,我们由此而走入另一个虚拟的世界。这样说吧,我们在现实里生活着的时候,我们向往着虚拟的世界,哪怕只是往那世界探一下头,也行。后来,我们到了虚拟空间,我们在那儿泡够一些时间之后,我们也想着走向现实了。
哈,这也是钱老先生所说的“围城效应”吧?渔夫先生正在写一个长篇小说,说是“人生无处不围城”,说得彻啊!
老实说,我总觉得我们可以生活得现实一点,也可以生活得虚拟一点。因为灵魂说到底就是虚拟的,这虚拟的灵魂许多时候就需要许多的“虚拟”!哈!
附:从虚拟走到现实(版聚篇)
文/蝶衣君
记得曾和蓝猫、渔夫八卦过一回关于暮春时节的一场邂逅。想象了一番彼此见面时的场景。大有将暧昧进行到底的趋势。还因此整了篇艳遇版,人物道具形象刻画一并考虑周详,尽管是戏说,却让彼此乐呵了半天。
上周,接木森兄消息,说本周末来南理工作关于人文的学术报告,问是否有一聚的可能。于是萌发召集被托辞半年久的版聚令。
惦念着小坊坊友中渔夫便算是离得较近的一个,再加上他是小坊评论团团长,平时版务上交流较多,并时时蒙其照顾,原本便有认识下的愿望。正好凑着这个机会一同邀请他来聚会。伊人管理团队的其他几位卦友们(我自封八卦版主笔),因是离得较远,尽管以友情赞助食宿,美女帅哥屡屡诱惑伊们前来参加聚会,却终于没能打动伊们心。严重被郁闷了,呵。
木森兄是3日下午的机飞南京,有茶座坛友摇滚害虫接机,便索性邀请一下机便沿宁行高速直抵此处。一百余公里的路对现在日趋发达的路网交通来说很是轻松,权个把小时的行程而已。
原本在这次聚会前,对大家的印象只是停留在文字阶段。最早认识木森兄还是在新浪论坛八周年庆典,那时我自封E线娱记,参与不少现场报道。记得他当时在参加征文贴中提到,其上网初衷是为打击文字被网络剽窃,结果从此爱上网络且一发不可收拾。有幸拜读过木森兄不少文化随笔文章,独特的角度,睿智的言词,精深的文字造诣,常让我暗自叹服于其博览群书,深厚渊博的知识面。木森兄与我同是新浪九周年的十佳写手,他是平面媒体作家,自是当之无愧。而我本是票友,权玩文字做游戏,一直惭愧于侥幸挤于十佳。而这次的谋面,能给彼此一个真实交流文字的机会,实乃快意之事。
渔夫,最早印象是其在江苏论坛(他更早为原创文学版主,那时我刚上网,菜鸟阶段),应是本乡论坛的缘故,常去潜水,看到其高高挂于版头,却始终不曾交流过。后来,看到江苏论坛因一些缘故被迫关闭,心莫名酸楚。再后来,便是去年年底新浪论坛坛友自发组织起来的为其换肾捐款感人的事件。
于是,开始默默注意。一直到他手术终于脱离危险期,又复出论坛。而这个时候,伊人文学正好处于最危难时刻,集体辞版风波,小坊究竟该何去何从,期待在涅磐中重生……管理部的诚恳挽留,坊友的声声呼唤,使得几欲前行的脚步又停顿下来。于是力挽猫做顾问,诚邀渔做评论团团长。
从未交流过的渔当时很是爽朗地一口应承下来,让我颇感动,后来知道,原来是当初伊人文学置顶为其募集贴很久,不少坛友最后是通过小坊贴找到为其捐款的帐号,让他感动了。
这半年来,渔深刻的点评,让小坊充满生机与活力。尤其是与子曰兄关于文学等方面的思想交锋,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常常潜在水中,偷师其交流文字,获益匪浅。
常有朋友劝我放弃新浪去别处玩,或者索性离开网络,我总是说,我之所以,在目前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新浪网速巨慢,后台管理巨冗杂),选择留在这里,是因为有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在一起,兄弟姊妹般相亲相爱,这样的感觉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我是爱调侃的人,定下聚会事项后,便改某群公告为:策划新浪论坛江南分舵六/四版聚。力邀猫猫、梅子南下,伊人东行。当然我也知道这很不现实,毕竟路途遥远,且太仓促。也只能是冀希望于未来的某一天能彼此在生活中真实地相遇……
从虚拟走到现实,对我来说是质的飞跃。
驱车去车站,告之彼此特征。正在我左右打探时,忽见渔已然走到车边,因彼此见过照片的缘故,似曾相识,并没生份的感觉。可惜渔没带海杆(某八卦篇情节),要不倒可整成新八卦版。满足伊们迫切打探的情节发展。呵。
与木森兄、摇滚害虫的胜利会师是在高速公路出口,因虫子教授临时变计划需连夜北上,于是相聚亦是一场临时的离别。
在未谋面前,有妹妹打探到虫子教授的名言:“让网络归网络,让现实归现实”。
当再次被提及,意外有熟悉的感觉。
彼此终于打破虚幻这层面纱,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进步……
(未完待续)
少木森
据说,虫子教授有名言曰:“让网络归网络,让现实归现实”。语意十分明确:虚拟就是虚拟,你就让它永远那么虚拟着吧!
我是欣赏这名言的!可是,我违背了一回!从虚拟走向现实了(要了解这事,你得读附后的蝶衣君文《从虚拟走到现实》)。其实,先违背的恰是说这话的摇滚害虫自己,是他邀请我这个网友到南京理工大学给研究生做一个人文课题的报告,才有了值得纪念的丙戌狗年五月初九这一天与蝶衣君和渔夫的版聚。哈,蝶衣君把过程都叙述了,我不细说了。我贴一首诗吧!
听 雨
一掬清趣 几柄衰荷
醉过一些诗名
是否 醉过一尾池鱼
雨声听了千年 长长短短
终是零落之音 盈池
听雨时 最好读些听雨的诗
让一种虚拟的深远暖意 渗透
我们的生命和形只影单的灵魂
听雨 以一种温柔的孤独
醉人 如一樽风月
如果我们都醉了
谁还抱紧许多忧伤的诗句 呵护
我们彼此隐藏心底的一些什么
如我们 呵护这一塘碧荷的残影
这诗是旧作,当时还没有网络,生活里就远没有这么发达的虚拟空间,但我们有时候还是向往虚拟,想虚拟一下自己的,所以,我们“听雨”,我们“读书”,我们由此而走入另一个虚拟的世界。这样说吧,我们在现实里生活着的时候,我们向往着虚拟的世界,哪怕只是往那世界探一下头,也行。后来,我们到了虚拟空间,我们在那儿泡够一些时间之后,我们也想着走向现实了。
哈,这也是钱老先生所说的“围城效应”吧?渔夫先生正在写一个长篇小说,说是“人生无处不围城”,说得彻啊!
老实说,我总觉得我们可以生活得现实一点,也可以生活得虚拟一点。因为灵魂说到底就是虚拟的,这虚拟的灵魂许多时候就需要许多的“虚拟”!哈!
附:从虚拟走到现实(版聚篇)
文/蝶衣君
记得曾和蓝猫、渔夫八卦过一回关于暮春时节的一场邂逅。想象了一番彼此见面时的场景。大有将暧昧进行到底的趋势。还因此整了篇艳遇版,人物道具形象刻画一并考虑周详,尽管是戏说,却让彼此乐呵了半天。
上周,接木森兄消息,说本周末来南理工作关于人文的学术报告,问是否有一聚的可能。于是萌发召集被托辞半年久的版聚令。
惦念着小坊坊友中渔夫便算是离得较近的一个,再加上他是小坊评论团团长,平时版务上交流较多,并时时蒙其照顾,原本便有认识下的愿望。正好凑着这个机会一同邀请他来聚会。伊人管理团队的其他几位卦友们(我自封八卦版主笔),因是离得较远,尽管以友情赞助食宿,美女帅哥屡屡诱惑伊们前来参加聚会,却终于没能打动伊们心。严重被郁闷了,呵。
木森兄是3日下午的机飞南京,有茶座坛友摇滚害虫接机,便索性邀请一下机便沿宁行高速直抵此处。一百余公里的路对现在日趋发达的路网交通来说很是轻松,权个把小时的行程而已。
原本在这次聚会前,对大家的印象只是停留在文字阶段。最早认识木森兄还是在新浪论坛八周年庆典,那时我自封E线娱记,参与不少现场报道。记得他当时在参加征文贴中提到,其上网初衷是为打击文字被网络剽窃,结果从此爱上网络且一发不可收拾。有幸拜读过木森兄不少文化随笔文章,独特的角度,睿智的言词,精深的文字造诣,常让我暗自叹服于其博览群书,深厚渊博的知识面。木森兄与我同是新浪九周年的十佳写手,他是平面媒体作家,自是当之无愧。而我本是票友,权玩文字做游戏,一直惭愧于侥幸挤于十佳。而这次的谋面,能给彼此一个真实交流文字的机会,实乃快意之事。
渔夫,最早印象是其在江苏论坛(他更早为原创文学版主,那时我刚上网,菜鸟阶段),应是本乡论坛的缘故,常去潜水,看到其高高挂于版头,却始终不曾交流过。后来,看到江苏论坛因一些缘故被迫关闭,心莫名酸楚。再后来,便是去年年底新浪论坛坛友自发组织起来的为其换肾捐款感人的事件。
于是,开始默默注意。一直到他手术终于脱离危险期,又复出论坛。而这个时候,伊人文学正好处于最危难时刻,集体辞版风波,小坊究竟该何去何从,期待在涅磐中重生……管理部的诚恳挽留,坊友的声声呼唤,使得几欲前行的脚步又停顿下来。于是力挽猫做顾问,诚邀渔做评论团团长。
从未交流过的渔当时很是爽朗地一口应承下来,让我颇感动,后来知道,原来是当初伊人文学置顶为其募集贴很久,不少坛友最后是通过小坊贴找到为其捐款的帐号,让他感动了。
这半年来,渔深刻的点评,让小坊充满生机与活力。尤其是与子曰兄关于文学等方面的思想交锋,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常常潜在水中,偷师其交流文字,获益匪浅。
常有朋友劝我放弃新浪去别处玩,或者索性离开网络,我总是说,我之所以,在目前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新浪网速巨慢,后台管理巨冗杂),选择留在这里,是因为有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在一起,兄弟姊妹般相亲相爱,这样的感觉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我是爱调侃的人,定下聚会事项后,便改某群公告为:策划新浪论坛江南分舵六/四版聚。力邀猫猫、梅子南下,伊人东行。当然我也知道这很不现实,毕竟路途遥远,且太仓促。也只能是冀希望于未来的某一天能彼此在生活中真实地相遇……
从虚拟走到现实,对我来说是质的飞跃。
驱车去车站,告之彼此特征。正在我左右打探时,忽见渔已然走到车边,因彼此见过照片的缘故,似曾相识,并没生份的感觉。可惜渔没带海杆(某八卦篇情节),要不倒可整成新八卦版。满足伊们迫切打探的情节发展。呵。
与木森兄、摇滚害虫的胜利会师是在高速公路出口,因虫子教授临时变计划需连夜北上,于是相聚亦是一场临时的离别。
在未谋面前,有妹妹打探到虫子教授的名言:“让网络归网络,让现实归现实”。
当再次被提及,意外有熟悉的感觉。
彼此终于打破虚幻这层面纱,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进步……
(未完待续)
前一篇:这个夏天的禅意(组诗)
后一篇:我与谁邂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