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曾祺的点读

(2005-08-02 17:01:26)
汪曾祺的点读



少木森


雨中太阳花


冥思苦想
往事,被岁月苍老的手
刻成整版整版
黄梅雨的水印木刻
何时还去触摸长天日出
花竟然开了
竟然红

雨声,数着多汁的叶片
一群湿知了




拈秋芙蓉而笑


谁举那些火把烧出向晚的深度
谁一展红颊浪涌霞云
枝叉横斜深浅
晾晒一声声微笑

你可以任意在哪一棵树上
体味什么 比如
秋声秋韵瘦成归雁或者相反
比如 以杯茶的姿势
凉凉热热 泡残几瓣沧桑

清静的鸟声沾满芬芳
飞花 紧缠那些风
秋的脚步便慢了 且成歌
歌是深远的……歌曰——
九九艳阳天九九那个艳阳天哟

你不知道远去的归雁几时还
你不知道冬季瘦成哪一种诗风




守望昙花


守望昙花 做一个幸福的人
花朵为谁开放
永远这般美丽也这般哀伤

一枚月亮 是我的心跳

守望昙花 做一个幸福的人
月亮撞过钟楼
钟 没有响 我的心跳很响

所有的光只为她照临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萎顿
守望昙花 昙花没有开放

今晚明月如镜 纤尘不染
今晚明月 昙花一现



鹤望兰


刻意雕琢的欲望
以弥漫的姿态扩散
几只夕鹤飞翔天外

最初的日子轰然结束
风不再孤独于叶
雨不再孤独于根

倚墙而立
割取一方天空 装框把玩
平息高飞的欲望 照例
炫耀每一缕辉煌



附:《“造语”的遗憾》(随笔)


少木森


近日,文友陈元武的散文在《中国建材报》全国散文征文中获得了三等奖,评委们大多是北京的名作家,如陈建功等。他们告诉元武:你的文章中,有一句话很好,所以获了奖。这也许就是北京评委的风格。我的印象里,北京作家总是直指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重视文章的“造语”,主张“能写出那么一段漂亮的话,就有资格成为较有功力的作者了”。元武很想知道是哪一个句子,使他获了奖,可惜到现在没有问到这个句子,自己找了多遍,又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句子,每说起这事来,他就心存遗憾。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曾经是鲁迅文学院函授学员,通过鲁院找到北京著名老作家汪曾祺先生,把诗集《花木禅》寄给他,盼望得到他的指点,他读了诗,复了一封短信,有一段话这样说:“作诗文要知躲避,有些话不说,有些话不像人家那样说。杜甫有一句诗‘身轻一鸟( )’刻本上一字模糊,几位诗人来猜这是个什么字,有说‘飞’,有说‘落’的……后来找到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轻松自然,下字准而好,大家都佩服……”

汪老还摘了《花木禅》中的四个句子,做了注:

“飞花/紧缠那些风/秋的脚步便慢了……”(《芙蓉树下》)汪注:有新感觉。感觉是一种才能。

“一枚月亮/是我的心跳”(《守望昙花》)汪注:若不经意,而极热情迫切。所状“守望”心情,非常准确。

“风不再孤独于叶/雨不再孤独于根”(《鹤望兰》)汪注:句子峻洁,而有余味。

“何时还去触摸长天日出/花竟然开了/竟然红”(《雨中太阳花》)汪注:一片对太阳的向往,在雨里流动着,是被压抑的激情。只是通篇有缺点,失之“做”。

(信末,汪老又特地弄个“又及”说:最喜欢《鹤望兰》一首。天空应该是自由的意象,“天空”都可以装上框框,让我想了很多。这种表达独特,有深度。)

汪老是一位造诣极深的语言文字大师,他的教诲,既深刻也实用。我很想知道,汪老读我拙作时是不是圈点过,哪些句子有可取处,哪些是废话、大话和假话,这对我日后的写作无疑是最为实惠、也最有意义的帮助。我曾想到北京去拜访他老人家,当面聆听教诲,可几次都没能如愿。如今,汪老走了,带着他的淡泊和智慧,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每说起汪老,在深深的怀念中,还会漾起我心存的遗憾。

汪老在多篇文章里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作品出来了,作者要说的话都说了。”我渴望让作品说话,在作品里也能写出些许漂亮的句子来。

(原发《散文天地》1998年6月号,《中国校园文学》1999年3月号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