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虚构之·读《男人和女人》(01)

(2025-11-04 08:29:35)
标签:

杂谈

欧土莲花

易中天

男人

女人

分类: 随笔·草堂笔记
    打开扉页看到那个印章“海口美兰空港书吧——现金收讫”。原来这书是2006年秋在海南买的——我只去过一次海南。
非虚构之·读《男人和女人》(01)
      一个人在书房东瞧瞧西看看。可能是源于这几年易老师有些“低调”了、还是脑海里自然反应?一眼瞄到了这本书。翻开,居然发现有我的批注,证明我认真读完了这本“来之好远”的书。在末页,还有的备注:
      “20070314于陋室于床。通俗易懂,算是一种性别文化或家庭文化。”
      书后附有作者的《原版后记》,《新版后记》和《三版后记》。说明什么呢?至少是畅销书。不知道放在今天会怎么畅销?或者之后还有没有再版?
      在第一章《男人》里,原来中国的男人在古代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基本是三类:白面书生、江湖好汉和忠臣孝子。首页说的是“奶油小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白面书生”?我觉得还是有差别的。说这类人物的特点,一是“胆小怕事”;二是“少有见识”;三是“软弱无力”。非虚构之·读《男人和女人》(01)
       (本图来自网络,谢谢!)
       江湖好汉,是“无性”的男人,有些不理解。原因是观念的问题:一种观念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第二种观念是“好汉不好色,好色不好汉”。
     忠臣孝子,他们当中相当多的事“无骨男人”:证据之一,他们大多“好哭”;证据二,他们大都“善跪”。在危难之时,他们既不承担保护女人的责任,也完全没有保护女人的能力。中国的女人便只好自己保护自己,自己搭救自己。比方说。仗打败了,便叫女人去“和亲”;国家亡了,就拿女人来“顶嘴”。
     除了上面三类男人外,其实还有“大老粗与小白脸”。
     如何寻找男子汉:男子汉哪里有?大丈夫满街走。小李拎菜篮呀,老王买煤球;小张拿牛奶呀,老赵买酱油;妻子吼一吼呀,丈夫抖三抖;工资奖金全上交,残羹剩饭自己有;重活脏活一人干,任打任骂不还手。
     如果女人不像女人,那么男人也很难会像男人的。更何况,在中国,男人不但是女人生育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女人教育出来的。为此想到中小学的课堂上,站在讲台上传道受业解惑的绝大部分是女老师!
非虚构之·读《男人和女人》(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