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俗语·听你讲故事

标签:
杂谈故事 |
分类: 随笔·乡村俗语 |

当年我们做同事的“体制”是位于吉泰盆地的农企,在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周边的乡镇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可以从省计划渠道获取当时还稀缺的诸如进口复合肥、农业开发的项目和优惠利率的银行贷款。缺点是在计划经济的襁褓中习惯酣睡的干部职工,开拓进取的精神怎么也提不起来。说起当时子弟学校有个物理老师离开机关甘愿去创业,记得他当时就提出要建麻将工艺厂,想想这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辽阔的赣鄱大地,哪里没有麻将声声啊?如果那时致力开发麻将这个“拳头产品”发展到今天的全自动麻将桌,不赚钱天理都不容。想一想,一台电视机多少钱?用多久?而一台麻将机多少钱?用多久?还记得我作为“管委会委员”,在京九铁路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尤其确定“井冈山火车站”(后来因为衡吉铁路经过井冈山而把本在京九线上的“井冈山”站“物归原主”了)选址就在我们的土地上,讨论企业发展规划时,我人微言轻地提出,依托赣中南最大的茶园和最大的桃园发展农业旅游,以承接上下井冈山的游客。结果呢,与那位想开发麻将的设想一样,被领导和同仁笑谈是“听【Ti安】你讲【Gàng】故事”。想想这近几年以来,有个百八十亩什么花就可以冠以“什么花文化旅游节”来,当年的“脑洞大开”还真不是一时兴起的“讲故事”啊!
不知是退休了念旧式的忘不了曾经为五斗米不得不折腰的过去、还是由于陈总细细的回顾?脑海里闪现的“听【Ti安】你讲【Gàng】故事”非常清晰如画,甚至有些许意犹未尽的苦涩。不知是谁的幸或不幸?以陈总为先驱的一批“知识青年”义无反顾地南下以实际行动响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召,投身广东者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甚至还有一批无知无畏的男女随波逐流地南下了。不过我却顾虑太多,没有被裹挟南下,却历经艰难、不畏艰难地绕了一个大圈回到了曾经以为会越来越遥远的故乡。让我不知所云的是,在我调离后的某一年,当年主持管委会讨论的主要领导服毒身亡在105国道边。各种版本的唏嘘或流言蜚语竟然还跨州过府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却不知该对谁善意地说一句“听【Ti安】你讲【Gàng】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