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2014-06-19 06:30:01)
标签:

苏州

穹窿山

孙武苑

孙子兵法

朱买臣读书台

分类: 中华漫步





    孙武,有些人可能初听到会有点陌生,但如说《孙子兵法》,晓得的人就不少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专家学者考证,孙武当年因避战乱,从齐国来到吴国,隐居地就在穹窿山。

    此后,穹窿山的人文景观中又增添了“军事”一项,那就是据说用5亿元打造的孙武苑。

    孙武苑在穹窿山的“茅篷坞”中。我们是在游上贞观后,从峰顶沿着小道下到孙武苑的,游览的顺序与该苑的设计路线恰是相反,为了方便阅读,我还是依设计线路记叙吧。

 

    一条铺着砖石的小道,蜿蜒伸向山坳。两旁竹林茂盛,老竹黄,新竹绿,竹叶蔽日挡暑热,很是惬意。

    走不多远,一座两柱牌坊立在小道上,上下横梁间的石板上书着“兵法圣地”,显然,快到孙武苑了。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进入孙武苑,首先是现代人想象中2500多年前孙武日常生活起居的区域,向阳坡地,结草为庐,竹篱隔院,清泉为邻。我觉得没啥可拍的,只拍了茅庐一角。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离开生活区,往山上走,是现代人对孙武的颂扬区域。有大型石碑石刻,还有碑廊。本来想拍一些的,可管理方保护过头了,大多用玻璃隔着,实在难以完整成像,也就作罢。

    其实这些现代人的东西,又不是文物,根本无需如此,即使损坏了,也可以重置,如果按他们的思路,故宫要成为玻璃城了。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过碑廊,往上,是纪念孙武的区域。

    孙武离齐奔吴后,在穹窿山写下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当时吴王阖闾欲图霸业,大夫伍子胥便向吴王推荐了孙武。此后,伍子胥与孙武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最著名的是公元前506年,他们率3万兵马打败了楚国20万大军,直捣楚都郢城。

    春秋战国时期,善战的军事指挥不少,但像孙武这样既能指挥作战,又能总结军事经验的就没有他人了。所以,后人称孔子为“文圣”,孙武为“兵圣”。他的《孙子兵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代表作品翻译丛书,已译成英、日、俄等20多种语言文字。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战术精华,至今被军事界津津乐道,甚至被政界、商界所运用。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兵圣堂)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兵圣堂中大型红木屏板上,刻写着孙子兵法的文字。局部)



    兵圣堂往西,是孙武茶室。不论是从山下往上的,还是山顶下来的,大多会在这里歇歇脚。

    这里的建筑不再是前面看到的唐宋以前的样式,改换为明清风格了,在心理上,似乎距离拉近了许多。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再往西,略略上攀,是“朱买臣读书台”。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人,年青时在此砍柴、读书,大器晚成,年过半百当上会稽太守。他的刻苦学习的故事被后人传颂。因与孙武苑没有关系,就放上照片,不赘述了。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游穹窿山之孙武苑


    看到上面最后这张照片,写了几句话,作为博文结尾——

青砖路,影斑斓,游人攀峰顶

茅篷坞,竹婆娑,兵圣著神篇

    孙武苑,虽系人造,值得一游。



    十分谢谢“苏州通”吉格罗朵赋诗一首,网尽穹窿山景观——


 

穹窿古观屋千间,文革玄妙一夜毁。

定邦小庙失帝踪,箬帽峰底装导弹。

风云变幻五十载,佛道儒兵同回山。

孙武论兵新茅蓬,朱生藏书旧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