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山在苏州西部,为苏州山高之最,有“吴中第一峰”美称。
据介绍,清代康熙帝、乾隆帝都来过穹窿山,特别是乾隆,竟然来过六次。至今,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们游览穹窿山的气息。



(门柱联句为乾隆所作:“太湖万顷在襟袖,穹窿亿丈凌星辰”。匾上“穹窿山”三字为乾隆所书,但说是“御题”,本人有所怀疑)

(“丹泉”)
我是随旅游团乘坐园区的汽车上山的,如果自由行,有体力的话,可以沿着当年的“御道”登山,据说沿途有一些古迹。
在穹窿山游了三个景点:上贞观、孙武苑、宁邦寺。我将分三篇博文记之,这篇是首先到的、自称是“江南第一观”的上贞观。
上贞观东边,有个祈福坛,据说乾隆六次临山,都在此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祈福坛西,有座“望湖亭”,亭中立着刻有乾隆诗文的御碑。其中有首乾隆第二次登临时的《穹窿山望湖亭望湖》——
震泽天连水,洞庭西复东。双眸望无尽,诸虑对宜空。
三万六千顷,春风秋月中。五车禀精气,谁诏陆龟蒙。
但在亭中,我们没有望到太湖,导游说,她从来也没有看到过。


望湖亭往西就是上贞观了。
据介绍,上贞观始建于东汉初年,近两千年来,屡毁屡建,屡建屡毁,据说最鼎盛时,观中有房五千多间,破坏最严重的在文革。网上资料说,1991年进行了重建。原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那时重建的,可就在刚才,看到好友思泉2009年9月发的博文,他拍到的上贞观图片与我们所见的截然不同,看来,近几年又翻新了。

(上贞观山门。下面照片是思泉2009年拍的,全变样了,山门后的殿堂也全改名改样了。只短短的五年不到,“古迹”换新颜,遑论两千年前的了)

沿山门中轴线往上,是观中主殿“三茅殿”,奉祀“三茅真君”。

三茅殿后的东西两侧,建有“文昌阁”和“观音殿”。

(文昌阁)

(观音殿)


(文昌阁后有棵玉兰树,园方介绍由乾隆帝亲手所植。对此,我有点怀疑。因为上贞观是重新规划设计建造的,如若真是乾隆所植,可以说是唯一的活见证,何以放置在这个角落,且保护措施也太简陋)
三茅殿后中轴线上,是“玉皇宝殿”,重檐歇山顶,供奉玉皇大帝,是上贞观体量最大的建筑。


(玉皇宝殿前有“句容茅山道院”助立的乾隆御笔“穹窿福地”碑)

玉皇宝殿东边建有石质“朝天门”冲天牌坊和“金钟楼”。


(九龙奉香炉)

(牌坊中间两柱联句为:登高祈福玄门修善果,入胜进香圣境敞琳宫)


(下朝天门牌坊台阶,回望玉皇宝殿)

(一份祈福,万事如意)
最后以乾隆写的《穹窿仙观》结束本篇博文——
阳山高低穹窿半,拔地千仞参霄汉。
琳宫梵宇倚层椒,时有金气为光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