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碧霞祠东神门出来,朝东走几十步,我们便折向北往上登山了。
不久,就看到了“大观峰”。大观峰以摩崖石刻为其大观,有唐、宋、清等刻石75处。
泰山摩崖石刻历史悠久,代代连绵不绝,且政治名人、文化名人众多,书艺上,正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据说有一千余件。大观峰摩崖石刻正是其璀璨的缩影。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唐摩崖《纪泰山铭》,由唐玄宗李隆基撰文并书,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其布局端严,书体婉润,是我国帝王摩崖石刻中的杰作。

(碧霞祠出来,东向北折的路口,有口“圣水井”,系清乾隆帝御笔)

(远看大观峰)

(大观峰摩崖石刻)

(照片右侧即《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高13.2米,宽5.3米,全文隶书,每字接近A4纸大小)

(清乾隆帝诗文)

(大观峰西侧,曾在此山洞中躲雨片刻)
上一篇说到,出碧霞祠时阴云沉沉,到大观峰时已下起雨来,在山洞中难以避雨,便跑到一宫门处躲了近半小时,从门缝看,里面是青帝宫,供奉财神。当时没注意门上有名,回程时,看到“平安门”三字,庆幸财神佑咱,半小时大雨竟没湿衣衫,哈哈,虽然财神未送钱,赐予平安福更大。特留此照。

雨止后,我们便登玉皇顶了。

(沿途摩崖石刻)

(汉武帝的无字碑,系其封禅泰山的标志。后面红墙建筑为玉皇庙)
玉皇庙在泰山的最高处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帝观,庙中祀玉皇大帝。古代帝王多在此燔柴祭天。

(玉皇庙院内,泰山极顶石周围挂满了人们的祈福的心愿)


(在玉皇顶的平台上可以看到青帝宫、碧霞祠和山腰的弘德楼)
玉皇顶周围有不少摩崖石刻,笔者对书法知之甚少,把拍到的放上,供书法爱好者品赏。

(“五岳独尊”已成了泰山标志性的摩崖石刻)



(此石刻在日观峰下)
呵呵,稳坐泰山,果真如愿。
下一篇再随我们走走玉皇顶东南面的日观峰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