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的药物不良反应

标签: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物不良反应健康 |
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 |
http://s10/middle/3ffd8a9ex9054bba59709&690
扑热息痛的副作用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它主要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症状,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而对于各种剧烈疼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则没有效果。
在国外,确实曾有"超量服用乙酰氨基酚自杀"的案例报道,尽管这种自杀方式十分痛苦。而超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致死亡的原因,就是它的肝毒性反应。有人把对乙酰氨基酚比喻成一个火药桶,也是因为它有肝毒性反应。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大剂量以及联合用药,常可致对乙酰氨基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以肝坏死最为严重。
两个致命的原因
1、短期内超量服用
临床发现,短期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是暴发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为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会限定成人每日对乙酰氨基酚最大推荐剂量不超过4g的原因。因此,在服药前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一些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以免重复用药或错误用药导致服药剂量过大。
2、三个因素增加扑热息痛的肝毒性
饮酒。过量饮酒时可以耗竭体内的谷胱甘肽,增加对乙酰氨基酚肝脏损害的风险。
葡萄柚。研究发现,葡萄柚的成分能与近40种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相互作用,可降低这些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滞留时间延长,类似于过量服药一样,致使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食用葡萄柚或葡萄柚汁。
葡萄柚就是西柚,有些像橙子,从形状上看比橙子规则一些。表皮比橙子光滑一些,味道比橙子浓郁些,口感甜中带微微的苦
某些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对乙酰氨基酚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时,可使自身或对方药物疗效增强或毒性增加的风险。不能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的药物,如与巴比妥类,及其他抗痉挛药物同服时,可增加肝毒性反应的危险;与抗凝血药物合用时,可提高抗凝药的作用;与氯霉素合用时,可使氯霉素半衰期延长,导致其毒性增加;与齐多夫定合用时,也会增加其毒性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的其他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不良反应要少很多,偶尔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皮肤苍白、腹痛等现象,也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性皮炎、肝功能损害、贫血、粒细胞缺乏等现象。在服药的过程中出现类似症状后,应即刻停药,症状较为严重者,需马上就医。
不可不知的"用药3误区"
在我国,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致严重肝损害的人数比例没有欧美国家高,这源于我们没有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习惯,但也存在着服用扑热息痛的误区。
误区一--越早用药越好,可以把疾病控制在萌芽期
其实,感冒通常都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应用药物只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并不能有效治愈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用药越早就等于增加了用药疗程,导致用药量增加,加大了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误区二--如果症状不缓解,就一直或反复用药
这样做会导致超量用药。正确的做法是,在规定的用药时间内,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该即刻到医院就诊,而不是自行继续用药,否则,不但导致超量用药,而且会延误病情的医治。
误区二--即使症状缓解,依然用药,以巩固疗效
很多人以为多用几天药可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但事实上,对乙酰氨基酚只能起到缓解感冒发烧、疼痛等疾病症状,对治疗疾病本身的作用并不大,也不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若用药超过规定的疗程而不及时停药,也等于增加了服用药物的总量,致使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