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化验结果的6类药物

标签:
化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健康 |
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 |
http://s11/middle/3ffd8a9ex90403645a30a&690
干扰化验结果的6类药物
1.抗菌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和青霉素等抗生素,能增高血液中的尿酸浓度。磺胺药还会干扰尿胆原,影响结果判断。
2.抗癌类药物
抗癌药物会对人体造血系统产生影响,可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以及肝功能改变,并使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降低,血脂出现异常。
3.利尿类药物
服用这类药物后,会使肾脏出现保钠排钾作用,导致血液中的钾离子含量明显降低,对血液中钾、钠化验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常见的药物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等。
4.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会影响血脂,使葡萄糖耐量试验降低,引起血小板、红细胞数量减少,肝脏转氨酶含量升高。常见的药物如激素类避孕药。肾上腺素则会使血糖升高,被误诊为糖尿病。
5.镇痛消炎类药物:这类药物在服用3—4小时后,会使总胆管开口处的奥狄氏括约肌痉挛,导致血液和尿液中的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常见的药物有可待因、哌替啶(杜冷丁)、平痛新和吲哚美辛(消炎痛)、吗啡等药物。这类药物对化验的影响会持续至少24小时,所以,检查前一天要停服。
6.抗凝药
肝素会促进组织脂蛋白酶的释放,引起甘油三酯显著下降。一些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可使尿中酮体的显色异常,掩盖原来的反应,影响医生判断。
因此,做各种化验前,如果患者正在服用以上药物,应咨询医生,按照医嘱停用药物。比如可以在化验前48小时停用或选择其他药物代替,这样才能保证化验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