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利率将扼杀实体经济,一个真实的谎言!

(2013-12-09 11:12:11)
标签:

真实的谎言

高利率

实体经济

财经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今日看到专家们的言论,个人感到十分荒谬。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31209/021517567906.shtml

里面有几个观点:

1,很多传统产业的经营毛利率只有10%至15%,这样的毛利根本无法覆盖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高利率把许多原本盈利的企业逼到亏损边缘,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关门。

个人看法:升级转营才是解决企业生存问题的关键。单纯降低利率只会让过度投资泛滥,令经济再度进入困境之中。比如日本,在89年之后利率持续为负,解决了传统产业的经营问题么?中国承受不起20年的滞胀。

 

2,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姜艾国建议:第一,在近期分两次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缓解微观层面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并在采取措施时宣布货币政策的中性基调不变。第二,取消央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和银监会75%的存贷比例限制,改以银行的资本金再融资管理和流动性指标管理来约束其信贷扩张速度,以利率上浮和风险权重提升来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取消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和直接融资限制;取消对两高一剩行业流动性贷款的限制。第三,在近期由央行采取长短结合的手段,引导各档次拆借利率逐步回归正常水平,隔夜拆息应降至2.5%,并积极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个人看法:首先,拆借利率的高低应该是市场决定,而不是行政命令去规定。如果强行去除限制,不断降准备金,这是开倒车。如果真要如此,还不如干脆取消利率市场化,回归原有的国家限定利率呢。其次,盲目开放控制总量,会导致严重的资金外流和不平衡情况的爆发,进一步引发居民的存款逃离银行---正如余额宝的冲击一样,更多的人会把资金抽走,甚至转到国外进行套利。这样一来,市场不仅不会稳定,反而会出现更大的动荡;甚至会动摇人民币的信用。

 

3,交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马续田判断,今年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通过借新还旧还能够承受一定的高利率,但明年就很难说了,毕竟规模那么大,如果要发生风险,也将是系统性的。并且,明年企业融资成本也将快速上升,这都将对经济微弱复苏造成负面影响。

个人看法:利率市场化就应该让债权债务人自负,而不是动辄就开倒车,救助。房企和地方都不是幼儿园和小学生,对于债务风险的管理不应该由上级部门来救,而应该自己负责。正如法律规定,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难道这些地方,企业就的承受能力连18岁的智力都没到么?

 

4,藤泰:只有央行回归其自身的定位,货币政策才能真正回归中性。短期应尽快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短期利率价格下行,使隔夜拆借利率尽快回到年初2%以下的正常水平。长期应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减少“金融抑制”,推动实际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

个人看法:推动利率下行,能否就让中小企业借到钱?答案相信大家都知道。银行贷款,首先看信用,再看你的抵押品,最后才和你谈利率。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根本没什么抵押品,就算利率是更高也借不到钱。大企业动辄就大批土地,机器可以抵押;降低利率只会增加这些企业的疯狂投机,进一步抽干实体经济的血罢了。

 

综上所述,市场的问题,应该市场去解决。专家们的说法很有趣,但不实用。利率高低并不是扼杀实体经济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市场化的决心,还有对货币信用的维护。假如专家的意见被盲从,人民币的信用随着行政手段实施而逐渐丧失,那么未来必将导致更大的危机爆发。

从目前来看,要解决盲目投资和过度借贷,早日全面实现金融市场化,才是重中之重。不要因为几个专家的话就走上了行政调控的老路,最终损害货币的信用,导致更大的危机爆发;不然承受的将会是整个国家,乃至几代人为此付出惨烈的代价。不要忘记了王莽,也不要忘记了魏玛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