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最值得卖空的行业?

(2012-01-31 11:54:41)
标签:

卖空

石油危机

财经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伊朗的新闻揭示,新一轮石油危机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在石油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该卖空什么行业呢?

 

先看看历史:

1973年10月6日,一向信奉伊斯兰教而与以色列水火不容的埃及和叙利亚,联手突袭以色列,掀起了第4次中东战争,引起世界社会极大的关注。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主要是欧、美及日本等国),以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简称OPEC)决定以石油作武器,制裁那些偏帮以色列的国家。10月18日,沙特阿拉伯带头减少石油生产量,并禁止将石油输往美国。由于沙特阿拉伯的行动获得其他OPEC成员的支持,石油减产和禁运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至其他同情以色列的国家,因而触动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董瑞麒,1984)。

    作为滴油不产的能源输入城市,在这次危机的打击下,香港自然无法独善其身。至于市民及政府可以做的,除了尽量节省、减少消耗外,似乎也别无他法。由于当时的石油供应主要由英、美六大油商所控制,当OPEC提升油价时,香港的油商也理所当然地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并迅速增加油价。

    事实上,自踏入1973年起,由于中东局势紧张,部分产油国已减少生产,使国际油价拾级而上,而香港油价也紧跟其后(表13.1)。该年的1月2日,一直主导香港能源市场的英美六大石油供应商——壳牌、美孚、高富、德士古、半岛、标准,便以国际油价上涨为由,宣布在1月3日起提升石油及相关产品的售价,整体增幅达4.5%(《星岛日报》,1973年1月3日),使很多石油消耗行业如运输、塑胶生产及化学纤维制造等大受影响。

踏入1974年中东发生石油危机,香港实施灯火管制,和记洋行受到股灾波及,由高点44元,下跌至1元多。

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下跌至150.11,跌幅达91.54%

 

1973年圣诞节过后的数个交易日内,股市曾一度反弹,使投资者以为股市可以扭转劣势。是年年底《星岛日报》的“股市分析”专栏中,便以“股市恶运已成过去”为题,祝愿香港股市可以在新的一年“走出低迷、止跌回升”(《星岛日报》,1973年12月31日)。可惜,这个良好的祝愿,并没在1974年实现。

    事实上,1974年初,股市曾一度出现技术性回升,但力度不大。1月21日后,在高油价及英国工党上台等连串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恒生指数又由481.86点反复下滑至5月1日的290.14点,短短3个半月内,跌幅高达四成。针对当时股市内外交困、疲不能兴的情况,《星岛日报》的股市评论专栏这样说:

在经济衰退的袭击下,工业界的打击最甚。停工关厂者时有所闻,即能维持开工的工厂,亦多减少开工日数,使失业或半失业的人数日增。据估计,全港的失业人数已超过20万人,若以工业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则已达百分之二十。(《星岛日报》,1975年3月13日)

1973 年春地产高峰期,地价、楼价、租金受到股票投机狂潮影响,不断攀升,楼花炒卖异常活跃,当时,不少地产商均延迟楼宇销售,宁愿空置以待更高售价,甚至保持楼宇收租;而买家的要价更漫无标准,出现了有买家无卖家的局面。
  地产的过度发展和股市的过度膨胀,终于酿成股市危机,恒指从3 月9 日的恒指1775 点狂泻到1974 年的150 点,不及高峰期的1/10。紧接着,1974 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香港经济不景气,银行进一步收紧信贷,楼市遂再次陷入另一个低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